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建学子三下乡:溯源黄石红色基因,厚植党建文化教育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红色微光实践队 作者:宋舒雨

为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8月11日至18日,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红色微光实践队以“溯源黄石红色基因,厚植党建文化教育”为主题,深入调研长乐区黄石村的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使党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读好“社会”与“实践”的“无字之书”,在传承红色基因上有所作为。

调研红色地点,重溯铁血荣光

8月11日一早,团队前往黄石村。黄石村位于长乐市西部,是通往榕城、鹭岛的西大门,是著名的侨乡,也是福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黄石村村支书郑天权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村庄。

通过书记的介绍,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1946年前后黄石村游击武装队情况,知晓了黄石村及周边地区的游击武装斗争开展进程,深刻认识到当时党组织动员大批学生和进步青年到农村发动农民运动,开展抗捐、抗税、抗租斗争,播撒革命火种的正确性。

“不有当初先烈血,何来今日九洲红”,深入体会了中国革命的真谛,更加明确了继承革命先辈的未竞事业,促进民族伟大复兴是青年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闻茉莉看古窑,助力乡村振兴

8月12日,福州陶艺名家、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卢佳伦带领实践队参观了福州海峡陶艺交流中心、黄石龙窑旧址。

在前往的路上,实践队员注意到村内建起了陶瓷文化集中展示墙。副书记向队员介绍,这些摆在乡路旁的陶器最早可追溯到1920年。

走进福州海峡陶艺交流中心,院内旧陶器、盆栽随意摆放,野趣天成;环顾里屋,满眼陶瓷,这里提供海内外友人制陶体验、展览与交流的天然场所。

经过卢佳伦教授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黄石遗存的古窑有300多年历史,近70米长,从专业角度看,这样的古龙窑实属难得,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实践队员走进窑洞,了解了整个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深刻体悟了瓷器背后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灵魂。

告别了古龙窑,福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林增钦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东来农业发展集团及其茉莉花基地。茶产业是我国特色优势产业,在促进茶区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充分熟悉陶艺制作、茉莉花茶制作流程以及黄石村为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的推进措施后,实践队员建议黄石村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转化为推动陶器、茶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对村容村貌进行净化美化的同时,将红色元素巧妙融合到乡村振兴中,积极打造陶与茶的特色乡村。

重走革命路,“乡”约上党课

8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红色微光实践队前往长乐区南阳村调研学习。

随团队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地下革命烈士纪念园,通过重温浩气长存碑,集体向革命烈士默哀并重温入党誓词,实践队员深刻意识到革命先辈舍己为国的英雄气概,深刻体会到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性。

紧接着队伍参观了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和陈亨源故居。实践队员了解到,1944年8月,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围剿,中共福建省委秘密迁到南阳村,中共闽中特委、闽中游击队、福清中心县委机关及其武装队伍也先后进驻于此。

村中陈亨源故居,是当年省委机关开会办公的地方。艰苦的生活、残酷的斗争,没能阻拦中共福建省委战斗的步伐,他们高举鲜艳红旗,领导福建地下党组织和民众抗日。熄灭的煤油灯、破旧的蓑衣、生锈的电台耳机,就是那个年代留给当代人的难忘记忆。

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是指引后来人永远奋斗的灯塔。此次调研学习追寻了长乐深厚人文积淀中所蕴含的革命史实,使实践队员加深了对党史文化和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打卡学史“十连拍”,红色宣讲在行动

实践期间,实践队在黄石村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带领广大村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在宣讲活动中,村中许多老党员也积极分享其身边的党史故事,实践队员认真虚心聆听,会中气氛融洽,队员纷纷表示通过宣讲活动,能感受到红色基因在几代人中传承。

团队成员还亲手制作长乐党史宣传册,其中还包括了党建游览路线、党史知识自测等特色模块,增强了学习党史的趣味性。

除了免费分发自制党史宣传册,实践队员积极向村民介绍宣传册中的红色故事,主动为村民答疑解惑,在问答中拉近与村民的感情。

此外,党史知识竞答也得到村民积极参与,实践队员会为回答正确的村民发放红色周边礼物。看到小孩子拿到红旗时兴奋的神情,实践队员也满怀成就感。

为增强村民学党史的趣味性,团队还设立了党史学习打卡点,时尚的拍照点与党史学习碰撞出火花,吸引了村民主动学习并打卡合影。以此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辛路程,实践队员接受红色洗礼,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思想认识。

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振兴献上一份力,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定不移地向前行进,无愧于先贤,也为后人留下实践的脚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0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探访茶阳,感悟历史文化底蕴
七月中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成员们来到了茶阳镇太宁村。在新农村建设氛围浓厚的地方,我们来到了一座典型的土木结构客家民居建筑,名为“义训堂”。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个红色大家族——饶氏,在…
走访三河坝纪念园,感悟历史,缅怀先烈
七月中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成员们来到坐落在粤东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水交汇处的三河坝纪念馆。园区入口三河坝战役特定标志雕塑,呈现了起义军在三河坝战役中的革命刚烈气息;“没有三河坝战…
默不作声,却有一腔热血,平凡而伟大
为追寻历史,七月中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成员来到太宁村。在太宁村红色之旅时,我们为平凡却伟大的人们所感动。“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竹子倒高,节节是空的,…
青春战“疫”,不止聊城
2021年8月13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青春抗疫,不止于此”小队队员张月萍来到了她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北馆陶镇,进行有关疫情防控的调研。众所皆知,要想取得抗疫的胜利,离不开每一位民众的共同努力,…
青春战“疫”,不止遂宁
2021年8月12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奋斗青年团”暑期实践队员王佳才来到了他的家乡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进行有关疫情防控政策的调研。据了解,2020年初开始,射洪市便为应对新冠疫情采取了一些列措施。第一,…
铭记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精神
本网讯(通讯员胡颖)7月22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要传承红色基因,就必须讲好红色故事。调研团成员们走访了解到,随着党史学习教…
青春战“疫”,不止开封
在党与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以最小的损失与代价度过了第一场疫情的肆虐,我国新冠疫情的形势不断好转。然而灾疫无情,变异后的病毒再次展开肆虐,在这个暑假卷土重来。8月13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奋斗青年…
探访历史古迹,感悟历史英雄
7月23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成员们围绕“探访历史古迹,感悟历史英雄”,来到“义训堂”。“义训堂”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曾先后涌现饶龙光、饶炳寰、饶寿田、饶福昌、饶练等30多位革命志士,是大…
青春战“疫”,不止新沂
2021年8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奋斗青春团小组组员张阿伦深入基层,在他的家乡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合沟镇界沟村,调研家乡的疫情防控情况。“新冠病毒未消亡,德尔塔毒又逞强。这种病毒传播快,出门须把…
不忘来路 共创未来
本网讯(通讯员胡颖)7月22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前往梅州市大埔县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刚踏入大埔县,队员们已经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从当地村委干部的介绍中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