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文化艺术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展开了一趟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的探索之旅,团队通过拜访位于江岸区解放公园的泥塑大师“泥人胡”胡作林老师,对当今泥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了解,并做了宣传准备工作。泥人胡,真名叫胡作林,武汉黄陂人。军队转业干部,曾任武汉市解放公园部门经理、书记等职。泥人湖被誉为“江城八怪”之一,“糊里糊头”泥巴怪———胡作林,其作品在艺术界颇有影响。
登门拜访,晓大师之生平
“要我总结的话,我这一辈子只干过两件事情,一件是当兵,另一件就是玩泥巴”。这是胡作林大师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人生的一段总结。胡老师自幼便对泥巴很感兴趣,在他小学期间,他就开始用泥巴做出一些枪支和凳子,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甚至连他的老师都感叹道,他以后或许可以靠这个本领吃饭。后来胡老师参军入伍,部队里开展文艺活动,胡老师用泥巴做的坦克脱颖而出,在活动中进行了展览,更是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再后来胡老师来到了解放公园,这一来便是扎根了二十多年,他也成为了湖北雕刻行业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与胡老师开展的茶话会上,团队成员对泥塑的历史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不禁对其曲折的发展以及传承人的坚持感到由衷的赞叹。在当今新技术不断出现的时代,胡老师作为手艺人始终坚定泥塑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只有在真人手上创造的作品,才能更蕴含着创造者的思想与灵魂。
深度调查,悟驻守之不易
“这里就是我坚持泥塑的阵地”。胡老师来到解放公园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已经许多年,在每个周末他都会到公园外表演,附近居民也都知道在公园里住着一位“泥人胡”。胡老师认为,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但事实上,胡老师坚持着这一项事业面临着诸多压力。在与老师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知晓了公园管理的现任领导对老师在公园建立工作室并不满意,有意使老师搬离工作室并将其出租给外面人员举办商业活动,也并不乐意胡老师开展有关泥塑的活动。对此,胡老师表示自己如何他并不在意,但他放不下的是自己的众多徒弟,更是已经坚守了一生的泥塑。团队成员得知了胡老师能够坚持事业,驻扎根据地多年实属不易。其实,中办国办在近日印发的《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非遗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应得到保护和支持。
切身体会,叹手艺之精湛
带着对泥塑手艺的好奇,团队成员受胡老师之邀前往解放公园附近一个商业中心开展了有关泥塑的活动,胡老师亲手指导团队成员捏泥巴。胡老师带来了众多模具,分别是鼻子、耳朵和眼睛。在胡老师“先捏其型,继而精琢”的教诲之中,团队成员亲手开始了捏泥巴之旅。最终各自的作品参差不齐,或鼻子凹凸不平,或耳朵肥硕无比。但只见胡老师作品惟妙惟肖,仿佛如同真人一般,不禁令人感叹手艺人的精湛技术,更觉做一项事业不可一蹴而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