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大多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时间的洗礼,在时光的冲刷下愈加璀璨动人,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去。
八月中旬,我作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学子,深入实地调研了位于滕州市内的墨子纪念馆与鲁班纪念馆等,在这些承载着历史气息的地方,我发现了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轨迹,下面,我将结合实践考察的结果,谈一谈我对此的感受。
在墨子纪念馆中,我看到了先贤墨翟对于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看到了墨翟对于后世留下的宝贵财富。在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进一步了解了墨子的主张,其“兼爱非攻”的思想进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与社会产生根深蒂固的联系,在一步步迈入社会的旅途上,“兼爱”早已深入了我们的内心中,我们在看到可怜人会心生怜悯,在看到网络上的暴行会心生遗憾,这未尝不是一种现代版的“兼爱”。而正如我们爱好和平一样,我们深深厌恶着战争。我们生活在一个表面上和平的年代,并未亲身感受前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场景,我们对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侵略者深恶痛绝。在个人的层面上讲,“非攻”便是个人心性的一种体现,体现得出一个人的儒雅随和,在发生一点小摩擦时就可以相视一笑冰释前嫌,而不是怒发冲冠直接动手,这,就是“非攻”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其实回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墨子的思想早已融入,在我们尚未发觉的地方,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在鲁班纪念馆中,我看到了鲁班的一些发明创造,他是中华民族发明与创造的集合体,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不少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这也使得他是代表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最佳人选,因此,早在小学的课本中,便可以学到了鲁班发明锯的故事。鲁班的事迹和发明给后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鲁班不断创新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让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今的我们越来越追求“工匠精神”,讲究将一件事情尽可能的做好,便是鲁班精神与我们生活的融合。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调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融入,无论是毛遂自荐的自信,还是孟尝君广纳贤才的爱惜人才,都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相信传统文化在未来,将会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通讯员 徐东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