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同时,非遗传承的不仅是简单的一门手艺,更是一代中国人民久经不息的文化传承。
为更好地推进青年党史宣传实践活动,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红色基因”青年党史宣传实践团于7月4日8:30开展了针对松溉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学习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首先了解了永川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从伞柄到伞骨再到伞身一个个零件完美契合,只有做到毫无参差,才能保证每一柄伞的质量,保证每一柄伞能够顺利打开、关合。经验老练的制伞工人在不需要任何测量工具的辅助下,便高质量地完成了上述要求。实践团成员细细地端详着、静心聆听着油纸伞的历史和制作过程,置身于其中,感受其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积淀了劳动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劳动人民丰富的精神内涵。非遗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
竹编——另一个永川区级非遗,它是用竹子制成各种手工艺品的一门非遗传承。竹编传承者熟练地将一个个竹条用刀分成竹片,做成竹编的原材料,随后开始进行编织,弹指间展现出的是数年时间的积淀。
经油纸伞、竹编这些区级非遗的启发,红色基因”青年党史宣传实践团成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灵活运用“非遗”,深挖地方特色,创新方式方法,利用油纸伞、竹编等一系列扎根群众的特色非遗文化载体,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真正做到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非遗项目+传统文化+党课”的组合形式,一方面让党史教育“活”起来,让当代青年们在体验中感受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一方面让当地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继续发挥其无限文化魅力。
如果说油纸伞是“活”的结晶,那么重庆市级非遗——盐白菜便是“食”的结晶。据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制作而成的盐白菜不仅有着保存时间长、口感好等特点,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这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吃”的智慧,更是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份追求和热爱的体现,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的一份承诺。
党史的宣传与非遗的传承相结合,这不仅是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老百姓对话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因此,作为中国的新青年需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意义是什么,做党史宣传的重要性在何处。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是我们党坚决维护的中华民族的传承之一。
熊氏杆秤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的杆秤,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却难以抗衡时代的考验。随着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在近十多二十年间,杆秤已经逐渐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年轻一辈人来说使用更方便快捷的电子秤。中国传统杆秤已存在了两千余年,而熊氏杆秤也是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就两者的精度来说,是毫无差别的,熊氏杆称第四代传人熊德兴老先生更说到:称准不准,看人心,人心不准,那什么称都不会准;但就使用寿命来说,杆秤却远远要长于电子称,据了解,熊老先生家里便有一杆使用了近一百年的杆秤。
“红色基因”青年党史宣传实践团通过深度挖掘当地相关非遗作品与传承人,用非遗作品讲述百年党史,通过感受非遗学党史、悟初心,后续将在校开展党史题材非遗作品征集、展览活动,推动“非遗+党史”走进小区、课堂、文化馆,通过一件件记述伟大变革的非遗作品,既生动呈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又普及了承载民族记忆的非遗知识,既引导人们铭记红色历史、厚植红色基因,涵养爱党爱国情怀,又引领人们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机结合。
在一天的调研学习工作之后,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非遗文化、帮助各族人民坚定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党史知识,都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保护非遗文化就是保护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
经过一天的非遗调研学习采访,“红色基因”青年党史宣传实践团成员们的身影奔波在松溉古镇的各个角落,非遗传承人们也在实践团成员的身上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在接下来不长的时间里“红色基因”青年党史宣传实践团定将继续发扬出移通学子的青春风貌,让村民们通过更多的渠道学习党史、聆听党史,让党史更加深入人心,为新青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汲取智慧、凝聚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