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燕赵古都,赏千古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 作者:ZY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备受各朝各代的君主们喜爱。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魏县为魏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临漳县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大名府成为北宋陪都。本次实践活动让我对这所古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首先到达的是赵王遗址公园,赵王城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记载,赵敬侯元年(前386年)把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历经八王,共158年,至赵王迁八年(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这座古城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仍雄伟壮观,它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个公园主要包含东西两大部分,东部的赵王城遗址为遗址保护区,西部为文化展示区,是一期工程的主体。包括三大圈层、七大园林和三十个景点。

在这里我看到了长达158米的“历史长卷”,“历史长卷”由众多用花岗岩做成的竹简组成,每个竹简上面都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而158这个数字也别有寓意,象征着赵国在邯郸定都共158年。从这百余米长的“历史长卷”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邯郸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之后我又去到了邯郸碑林,邯郸碑林占地面积2767平方米,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青砖、灰瓦、朱柱、粉墙,四周种植着高大的银杏和苍翠的白皮松、松柏以及翠竹、紫薇、七叶树等花木,院内的空地绿草如茵,奇石点缀,整个景观凝重、幽静,古意盎然。

碑林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墓志类,如唐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铭、大唐王府君墓志、唐陇西郡李公夫人张氏墓志等;二是记事类,如高桂滋的重修丛台记碑等;三是诗书画类,如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诗、汪易扬的李白与吕洞宾画像、朱乃正书王昌龄的《邯郸少年行》诗、李华锦书张养奎《丛台赋》、王旭东书方孝标《响堂寺》、李守诚书杨方晃《五绝诗》、谢德萍书张驰《丛台怀古》、李太平书乾隆帝《登丛台》等。这里的石碑虽然经过了多年的风吹雨淋,但仍然能看出书碑和刻碑之人深厚的书画造诣,那种遒劲的笔力使我再一次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去到的地方是七贤祠,七贤祠始建于大明万历年间,原为“三忠祠”和“四贤祠”。三忠即救赵氏孤儿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四贤为廉颇、蔺相如、赵奢和李牧。七贤祠正门为垂花门,上悬为时任国家计委主任后任国务委员的方毅于1983年题“七贤祠”匾额。左右为青砖透花景墙。祠为卷棚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一间。院内铺有青砖甬路,西有旁门与碑林相通。屋顶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廊下立朱红圆柱四根,前脸为木制雕花阁扇。而墙壁的东西两侧则是家喻户晓的七贤事迹,即赵奢的“秉公执法”,廉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以及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的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等。通过对这些历史名人事迹的了解,不禁让我对这些古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同时也十分幸福自己生在中国,让我能够跨过历史长河,向优秀的先辈们学习。

总之,本次的社会实践使我获益良多,不仅增加了自己对故乡的了解程度,同时也领略到了包括书法,绘画在内的许许多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年“抓住希望,共筑乡村”暑期三下 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七天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年“抓住希望,共筑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七天(通讯员:阮梓琦)为了延续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锻炼我们自身的能力,同时响应国家“我为民众干实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年“抓住希望,共筑乡村”暑期三下 乡社会实践活动第六天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年“抓住希望,共筑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六天(通讯员:阮梓琦)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发扬五四精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
青岛农大学子三下乡:青春,因实践而多彩
2021年7月14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烛梦园光”乡村振兴帮扶团——“留住乡愁”人才振兴实践队积极响应团中央专项活动,为援助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前往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
华师学子下乡感悟|前途似海,我们来日方长
2021年7月,我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的一员,来到了赤壁市柳山湖镇易家堤村,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开展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实地走访调研、绘制文化墙的方式…
传诗意铁画,承铁骨铮铮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
锦绣繁华,不忘来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直以来,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于伟大复兴道路上高歌猛进。2021年7月2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年 “抓住希望,共筑乡村”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五天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年“抓住希望,共筑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五天本网消息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
湖北理工学院电气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
湖北理工学院电气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本网消息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湖北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2021年暑期举行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寻红色赣鄱,献礼百年华诞”暑期实践心得
古人云:“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初学这句话,只知即使是一点小火星也可燃烧整个平原。直到学到毛泽东同志的书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才逐渐明白新生事物现在虽然…
走进红色经典
阅读红色经典,重温党的壮阔征程。千秋伟业,百年风华,一篇篇红色经典文献,穿透时光,激荡人心;一声声浓情诵读,致敬先辈,砥砺精神。2021年7月8日上午,水利学院“探索百年历史,汲取奋斗力量”暑期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