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备受各朝各代的君主们喜爱。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魏县为魏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临漳县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大名府成为北宋陪都。本次实践活动让我对这所古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首先到达的是赵王遗址公园,赵王城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记载,赵敬侯元年(前386年)把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历经八王,共158年,至赵王迁八年(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这座古城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仍雄伟壮观,它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个公园主要包含东西两大部分,东部的赵王城遗址为遗址保护区,西部为文化展示区,是一期工程的主体。包括三大圈层、七大园林和三十个景点。
在这里我看到了长达158米的“历史长卷”,“历史长卷”由众多用花岗岩做成的竹简组成,每个竹简上面都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而158这个数字也别有寓意,象征着赵国在邯郸定都共158年。从这百余米长的“历史长卷”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邯郸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之后我又去到了邯郸碑林,邯郸碑林占地面积2767平方米,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青砖、灰瓦、朱柱、粉墙,四周种植着高大的银杏和苍翠的白皮松、松柏以及翠竹、紫薇、七叶树等花木,院内的空地绿草如茵,奇石点缀,整个景观凝重、幽静,古意盎然。
碑林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墓志类,如唐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铭、大唐王府君墓志、唐陇西郡李公夫人张氏墓志等;二是记事类,如高桂滋的重修丛台记碑等;三是诗书画类,如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诗、汪易扬的李白与吕洞宾画像、朱乃正书王昌龄的《邯郸少年行》诗、李华锦书张养奎《丛台赋》、王旭东书方孝标《响堂寺》、李守诚书杨方晃《五绝诗》、谢德萍书张驰《丛台怀古》、李太平书乾隆帝《登丛台》等。这里的石碑虽然经过了多年的风吹雨淋,但仍然能看出书碑和刻碑之人深厚的书画造诣,那种遒劲的笔力使我再一次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去到的地方是七贤祠,七贤祠始建于大明万历年间,原为“三忠祠”和“四贤祠”。三忠即救赵氏孤儿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四贤为廉颇、蔺相如、赵奢和李牧。七贤祠正门为垂花门,上悬为时任国家计委主任后任国务委员的方毅于1983年题“七贤祠”匾额。左右为青砖透花景墙。祠为卷棚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一间。院内铺有青砖甬路,西有旁门与碑林相通。屋顶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廊下立朱红圆柱四根,前脸为木制雕花阁扇。而墙壁的东西两侧则是家喻户晓的七贤事迹,即赵奢的“秉公执法”,廉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以及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的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等。通过对这些历史名人事迹的了解,不禁让我对这些古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同时也十分幸福自己生在中国,让我能够跨过历史长河,向优秀的先辈们学习。
总之,本次的社会实践使我获益良多,不仅增加了自己对故乡的了解程度,同时也领略到了包括书法,绘画在内的许许多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