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山东省乐陵市孔镇镇乡村振兴情况,7月21日山东农业大学赴山东省乐陵市“脉脉农情”实践服务团队来到乐陵市孔镇镇开启本次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新篇。
开拓创新带头人,苜蓿种植成特色
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孔镇镇崔洼村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引导村民种植了700多亩的特色作物——苜蓿。7月22日上午,团队来到孔镇镇崔洼村,拜访了苜蓿种植大户崔胜利,在与崔叔叔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德州市唯一一户种植苜蓿的创新带头人。由于实践队员大多从未接触过苜蓿种植,崔叔叔耐心地与我们分享苜蓿的特色种植:相比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苜蓿种植更加简单方便,一年可收获4-5茬,可作为优质蛋白饲料售卖给当地的奶牛场等生态养殖中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性。
目前德州市种植苜蓿的农户或者农场非常之少,崔洼村可以说是唯一一个特色种植苜蓿的村庄,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缺乏相关的专家技术指导,村民们多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方式来了解和学习苜蓿种植,到目前为止,以崔胜利为代表的苜蓿种植村户都已经基本掌握了苜蓿的种植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并且当地苜蓿的播种、耕作与收割等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使用设备也较为先进,设备依赖进口,种植技术较为成熟,但仍存在特色种植无农业保险保障、资金受限无法进一步发展智慧农业等问题。
创新种植新模式,合作社带动新发展
7月22日下午,团队来到了孔镇镇吕门楼村,有幸见到了吕门楼村村支书吕廷良书记,了解到我们此行来意,吕书记与我们分享到,相比于崔洼村的苜蓿种植,本村主要抓的是传统种植。相较于传统的小农种植,吕门楼村更加突出的是成立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创新了传统种植的新模式。
合作社的入股土地由党支部统一管理,聘用本村种植大户、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管理主体,从事玉米、小麦种植。实施“1+334”分红模式,即在总收入中扣除群众保底分红、合作社管理人员生产成本后,剩余收入作为二次分配。其中,30%用于给群众二次分红、30%作为管理人员绩效奖励、40%留归村集体。该模式得到了村民及周边村落的一致认可,目前,在吕门楼村带动下,周边村也是成立了5家合作社,从而走向种植发展新模式。
通过今天的实践之行,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接触到了苜蓿的特色种植开拓视野,又进一步了解到了农村农业合作社种植发展的新模式,这些都打破了我们原本认知中的农业种植。实践之行刚刚开始,走近乡土乡村,致力乡村振兴,我们行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2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