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1至23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取得圆满成功。
正如王国维所言:“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仿佛每一次盛大的离别都发生在盛夏。最明媚灿烂的阳光淡去后,便是萧瑟的秋风,正应了从携手到孑然的影子。转身,是未知的征程和可能。怀旧影像在眼前一幕幕闪过,最辗转悱恻的莫过于2021年夏天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稼祥中学七(3)班孩子们的邂逅。
是什么时候觉得校园好看的呢?
是因为那尊王稼祥先辈斯文慈祥的全身像吗?是因为随手拍的稼祥中学瞬息万变的蓝天白云吗?是因为转角围墙上那一簇生机勃勃蜿蜒而上的苍翠吗?是因为宿舍楼前饮料自动贩卖机后的彩绘墙吗?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校园不大,身处闹市却独据一方天地。
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王稼祥先辈的雕塑。古铜色的雕像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像是在护佑这平静祥和的校园,他迎接每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老师,陪伴每位勤学坚强勇敢的孩子,鼓励“三下乡”知识青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王稼祥先辈思想结晶——稼祥精神在岁月流转中永垂不朽。
看过无数次稼祥中学的天空,在不同的时间。在晴朗日子眺望天空,广阔、澄澈且明净。想将穹空比作淡蓝的绸缎,又觉得绸缎过于沉静素雅,缺少流动飘逸的韵味。若是比作那没有一丝皱褶的湖面,还需得加上卧游的白云,悠然飘动、纵情舒卷,是幽悄的梦幻天鹅,方能道出那一点点幽深又灵动的味道来。晚饭后,晚霞映红天际,真如同郑愁予所描绘的那样:“晚虹后的天空,又是,桃花宣似了的。被裱褙的乱云,是写在信风上的书法。”
转角的爬山虎郁郁葱葱,顺着围墙不断向上,形成校园一角靓丽风景……
是什么时候觉得孩子们可爱的呢?
是因为走廊上一句句“老师好!”吗?是因为上课时孩子们认真听讲,高高举起的小手吗?是因为折纸课结束后一张张捧着作品的笑脸吗?是因为邀请拍照留念时凑过来的小脑袋和离别时递过来的信和手工小礼物吗?与孩子们交心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在教孩子们的同时孩子们也在影响着我们。
七(3)班的丁同学是个不太喜欢交流的女孩子,上课给孩子们照相时她会提前说不想出镜。快要离开时她给团队成员都写了未署名的信。后来得知是她,特意去感谢她也提出想和她一起拍张合照。说完就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之后彼此分开,我去忙文艺汇演相关工作。晚会快结束时,她主动找到我说要拍合照留作纪念。事后,我向她道谢,即使她不喜欢照相也会和我拍一张。她说,她是自愿的,所以没关系。
这件事真的令我动容,13天的相处并不长,像丁同学这样个性文静的小姑娘愿意对我敞开心扉,做出突破。支教的生活很累,孩子们就是那剧毒灵药,但我愿意为孩子们付出心血,他们是我的底气,我的骄傲。
是什么时候觉得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经历带来满满收获的呢?
行李箱里有一包孩子们送的信和手工作品。相处时间不长,但情谊却足够动人。这些是与孩子们的纽带,联系着和孩子们炽热的真心。
点开手机查看13天做了什么?备课、上课、拍照、调研、制作微信推文、写内宣和外宣的新闻稿件,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尝试了原先不敢想象的任务,正是这些给19年浅薄的生命增加了厚度。也许他人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但期间我探寻的过程值得悉心收藏。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三下乡”给予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一个亲身实践的机会。支教与调研相结合,在上红色、书香、特色课程,为孩子们开展特色活动的空闲时间辅之以红色文化调研。充实的社会实践带来的不仅是专业师范生技能的加强更是对思想上的洗礼,坚定入党,服务人民的决心。
是时候说再见了……
社会实践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慢慢习惯这样重复但有意义的生活时,一切都要结束了。
再见了,稼祥校园。蓝天、白云、晚霞、爬山虎……见证了你的美丽,你默默陪伴我支教的每个时辰。
再见了,稼祥中学七(3)班的孩子。最好的年纪,在彼此的生命中盛装出席。感谢相遇,期待重逢,前程似景,未来可期。
再见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这次珍贵的支教经历。这是这个夏天收获的弥足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021年7月24日宣城泾县6时,与孩子们分离已经过了整整12个小时。收拾好所有行李搭最早一班高铁离开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城。离开校园的时候雨下得很大,世间的一切都笼罩在瓢泼大雨之中。擦去在我们离开的车窗上形成的雾气,最后在看一眼校园,带走盛夏所有美好与感动,再道一句:珍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6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