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前往古商城、古村落以及历史博物馆,传承稷下文化,探究古城“商业化”原因以及改进方法——“探史淄博”团队前往周村古商城、淄博市博物馆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无论是建筑、手工业还是思想方面,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而现如今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甚至对自己故乡发展起源都知之甚少,所以8月1日“探史淄博”实践团队针对以上问题对淄博的起源历史进行了调研,重点针对周村古商城以及蒲家庄等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上升到如何改善现在大部分古商城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进行调研,并在8月18日上午开会进行讨论并且提出相应意见。
首先,团队8名成员前往淄博市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淄博市的历史文化遗迹。团队成员在这里目睹了上至后李文化,下至民国时期的文化遗产。青铜器、陶制工艺品等文物琳琅满目;王陵墓陪葬坑的重现让团队成员切身体会到了古代帝王世家的尊贵地位,同时陪葬坑里的兵器也让团队成员对齐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团队成员对每一件器物都做了细致的考察,对每一句相关注解都进行了阅读,与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交谈,大家对淄博在中华文明的文化价值地位上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也为这片土地厚重的文化气息所折服。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了周村古商城,重点从古建筑、古村落的传承保护的角度对淄博文化进行一次深入探索。星罗棋布的商铺和纵横交织的古街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繁华,映衬着往昔淄博大地独有的生民风貌。从烧饼铺子到烧饼博物馆,从实物到起源,每一栋建筑都充斥着一个故事,团队成员与其进行了深入心灵的共鸣。但是,我们在其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去改善,古镇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过度负重,就生态环境而言,对生态资源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虽然还是“小桥流水”,由于旅游者众多和餐馆密布,古镇的河水不再清澈,古镇为发展旅游业,镇中住户乱搭乱建建筑物,影响了古镇风貌。一些旅游者乱刻乱划、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古镇景观。久而久之,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始风貌和韵味难以依存。古镇的“商业化”气息比较浓重,许多地方政府打着保护古镇的旗号,强行让原居民搬离出去。认为保护古镇文化就是保护古镇的建筑物,导致古镇只有物的承载者,而没有精神的承载者就像一出古老的戏剧里没有了主角。一幅完美的江南古镇画卷应该是人是主导者,物是陪衬者,而没有了“人”作为主角的历史画卷也是苍白无力的,难以感动人的;同时,古镇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大部分以推动经济为目的,“商业化”气息严重,从而失去了原住民为古镇所营造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特有的风俗民情,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与深沉的历史感染力,所以本团队在进行文化体验的同时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一致认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古镇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承继和发扬。为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科学观,遵循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盛衰,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民精心打造的艺术品,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果实。“探史淄博”实践团通过对淄博大地文化遗迹和周村古商城文化的探索,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所震撼,坚定了我们对于祖国大地的热爱以及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2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