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助力脱贫,文化反哺经济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汪心妍

经过调查走访,记者发现安庆市潜山市王河镇龙湖村的村委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现状结合,将其转化为扶贫的一种方式,通过政策补贴和产业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当地的村委干部带记者走访了多家手工编织草席的家庭

舒席古称“竹簟”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王河盛产水竹,篾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席之乡”的美誉,潜山历史上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又称竹席、凉席,是潜山县特有的竹编工艺制品,有近2000年生产历史。旧县志载:“潜山南乡,盛行竹编,男女老幼,多精编技,明代舒席,名闻江淮,晚清远销南洋”。近年潜山汉墓考古发现,汉代即已有舒席,且工艺精湛,这有力地证明了潜山的舒席工艺传承久远。

舒席以细薄柔滑、坚韧耐磨,不生虫蛀、折叠易带等优点深受欢迎。它选料精严,专用水竹,尤以小叶水竹为最佳。为防虫蛀,采伐水竹必须在当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民间称不用“菜花竹”)。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可见舒席制工之繁杂。解放以来,潜山县开展了工艺革新活动,席桌编织法取代了古老落后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席地编织法。同时又先后实现了破、划、起、杆、撕、刮篾工序的机械化,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试制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

舒席不仅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也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人物山水、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席间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1958年舒席老艺人汪龙福采用苏绣中的挑针法,编织“天安门”、“双狮戏球”图案屏席,敬献给毛主席、周总理,后被收藏于中国科技博物馆。1960年,又编有“五谷丰登”、“牡丹”图案,送北京人民大会堂,1978年,舒席艺人石灵芝编织的“喜鹊闹梅”、“双蝶弄花”、“迎客松”图案舒席,参加全国社队企业产品展览,获中外人士广泛赞扬。

舒席制作过程复杂,工序要求操作严格,是先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技术难以替代手工制作,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茶香沁心脾,青年助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重要责任。7月20日,我们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15位学子组成“山山同行”实践团,共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一同探寻茶产业…
山东学子三下乡:新时代潮涌光山县  智慧乡逐梦加油干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曰:“俯映长淮,每有光耀,因名光山。”光山因此得名;又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光山素有“智慧之乡”的美名;大宋苏东坡被贬黄州途中,慕名来到净居寺,遍访茶乡后,发出“淮南茶,…
行动中学习,实践中成长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目标,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绿源海韵调研团于7月16日至7月29日在日照市展开集体实践调研…
烟理学子三下乡:走进希望小屋,志愿深入人心
为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烟台理工学院青春正当时志愿服务队于7月18、19日陆续到达栖霞和招远,开展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活动。7月18日上午,志愿服务队探访了受王露芳女士捐赠希望小屋的王海燕…
湖北学子三下乡: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安置区篇
安置区就是安置孤寡老人和经济困难家庭的地方,为深入探索农村空心化问题,了解当地老人特别是安置区老人的生活情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心向三农”实践团队十堰小分队于7月初在十堰市张湾区柏林…
山东理工大学“山山同行”实践团开展线上总结交流会
来源:“山山同行”实践团2021年8月15日晚,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山同行”实践团开展线上总结交流会,团队成员15人积极参与。会议伊始,队长朱晓慈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自活动开展以来,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豫约兰考瓜园,助力蜜瓜种植
为带动农户走脱贫致富道路,助推乡村西瓜种植技术发展,7月10日至7月17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科技小院“弘农兴民”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皇台云瓜园基地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
萤火云课堂
在举国的艰难时刻,为了促进小朋友们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萤火之光”南通小分队的同学们和南通新华社区合作,于8月13日进行了一系列线上活动。本次活动采取线上课堂的方式,在小队长…
河南农业大学:下基层,入兰考,助三农
为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激发青年劳动热情,全面提升青年团体的综合素质,7月2日至7月9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科技小院“弘农兴民”实践团队来到商丘市睢县云瓜园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
三下乡:建党一百年,行有意之事
建党一百年,行有意之事正值建党百年华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享受着党和国家带来的无数福利,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出回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也应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