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为深入了解彻底脱贫攻坚战役中摆脱贫困的制胜之匙,体会中国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历史意义,2021年7月31日,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党史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传贤的带领下,奔赴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重走连心路,重温“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的历程,体验把心贴近人民的涤荡心灵之旅。
一、叙说“三进下党”故事,体悟“念兹在兹”精神
青山环抱,碧水缠绵,村落交替有序,风景如画的下党村,游人旅客络绎不绝,这是下党村盛夏时节最真实的写照。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党村因地理位置偏远封闭和生活条件艰苦,被戏称为寿宁“西伯利亚”。32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头顶酷暑,披荆斩棘来到下党考察,留下了“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印象。此后,他又先后两次重进下党,为下党送去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致富源泉和发展动力,才使得我们能有机会见到今天这景美人和、脱贫致富的幸福下党。
为深入学习“三进下党”的故事,加深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成果的认识。实践团队有幸在下党村村委楼会议室与下党乡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下党村支部书记王明祖、下党乡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周少韩、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刘明华出席会议。同时还邀请了下党村幸福茶馆老板王光朝、寿宁县民俗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王明秀分享他们记忆中“三进下党”的难忘故事与下党的华丽蜕变。交流伊始,下党村支部书记王明祖首先代表下党村对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传贤紧接着感谢下党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大力支持,由衷赞美下党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巨大胜利。身为一进下党见证人,刘明华同志回忆了“三进下党”的感人故事,从一进下党“要致富,先修路”,到水灾后二进下党“没有健康,没有生命,都等于零”,再到三进下党“常常想起下党,念念不忘”。向大家再现跋山涉水的足迹、饱含深情的探访和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从王明祖书记和其他代表对下党今昔生活环境区别的描述,字字句句皆体现下党之蜕变。四面环山的下党,村民当年为无水无电无公路所累,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得到保障,生活极其艰难。正是“三进下党”,让通往下党耗时5小时的荆棘山路变成了50分钟的直通公路,让村里通了水和电,人民生活水平才立刻有了质的飞跃。下党也由此走上了致富路、幸福路、乡村振兴路,从重点贫困乡村蜕变为 “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乡代表分享结束后,双方就下党乡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结合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党校培训形成红色特色,营造文化气息等措施,双方洽谈,其乐融融。
二、遍历难忘下党艰辛路,交流高校实践“心”感悟
座谈交流后,实践团队参观了“难忘下党”主题展,实地感受在党的领导下,下党翻天覆地的变化。“难忘下党”主题展再现了当年“三进下党”的难忘历程,在主题展中实践团队成员深刻领悟“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指导思想、“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和“把心贴近人民”的干部作风。经过鸾峰桥和连心路,团队成员走进下党乡办公场所,感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下党广大干部群众“奋力进取,以干得助,久久为功”的精神。在鸾峰桥头,实践团队党员对着党旗庄严地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晚上,浙江大学“党史青年行”实践团与厦门大学实践团在幸福茶馆围茶夜谈,交流实践心得感悟。在一片淡淡的茶香中,双方主要就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传播、下党产业目前发展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等进行交流讨论。在临别之际,浙大实践团队邀请厦大的同学们在精心自制的明信片上写下他们对自己和祖国的美好憧憬,厦大的一名留学生也在镜头前留下对中国的赞美与祝福。这一幕深深触动着幸福茶馆的老板王光朝老人,他非常欢迎新时代人才——大学生来做客,连连称赞“大学生给我们提出指导帮助意见,帮我们出谋划策,相信下党明天会更美好”。
重温“三进下党”故事,体悟“念兹在兹”为民情怀,遍历“难忘下党”艰辛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党史青年行”团队圆满开展走一段连心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研习课,举办一个仪式,夜谈一次心得“五个一”研习活动。看到下党村庄乡镇美丽的嬗变、崭新的面貌和摆脱贫困的人民,感受到党对人民的深切牵挂。求是学子将发扬贫困乡“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干得助,久久为功”的精神力量,巩固和宣传脱贫攻坚的成果,帮助脱贫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