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大学子三下乡| 读懂百年历史 坚守初心使命

来源: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作者:朱有琦 王硕 段娅欣

身处新时代,青年应如何选择,又当如何作为?过去、现在与未来,总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毅然选择走进广袤西部、投身国防事业、扎根社会基层,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建功立业。为回顾峥嵘历史、追寻问题答案,2021年7月29、30日,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党史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来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

一、弘扬西迁精神,引领时代崛起

1955年初,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怀揣梦想与激情,扎根古都西安,为建设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奉献出宝贵年华,抒写了感人肺腑的“西迁精神”。为深刻领悟“西迁精神”内涵,7月30日实践团队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走进数字展厅了解西安交通大学历史与创新港建设历程,“为民族而生,为时代而生”的字样彰显交大师生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新时代紧跟创新驱动步伐发展。穿过气势恢宏的楼宇,实践团队来到能动学院参观能动展厅、实验室,并与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开展以交流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西安交通大学赵亚若同学向大家讲述西迁故事,诉说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刘兆铮同学坚定地说道,“西迁精神”已经深深刻在我们每个交大学子的骨子里。他们已然将个人命运紧紧与学校命运相连,并将它深深融于国家民族。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文化气质与远大抱负,是“西迁人”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生动体现。实践团队队长段娅欣也为在座师生讲述了浙江大学被誉为“文军长征”的西迁之路。抗日战争时期,浙大师生历时两年半,穿越南方浙、赣、湘、桂、黔6省,行程2600公里,最终落脚贵州办学7年。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浙江大学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浙大师生坚持办学,传播文化,创造累累科研硕果;艰苦卓绝的西迁路上 “求是”精神也随之诞生。“求是”精神是文军长征的力量源泉,是浙大西迁办学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浙大学子砥砺向前、奋发图强。

回顾历史、追忆往昔,是为了更好地直面现实、展望未来。身处学校这个象牙塔,莘莘学子应赓续这百廿学脉,弘扬“西迁精神”,落实求是创新,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扛起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为书写新的浙大、交大乃至国家民族奇迹而奋斗不懈,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二、感悟航天精神,扬帆星辰大海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广袤无垠的太空充满了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工程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为感悟航天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29日来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参观学习,并开展主题座谈会。座谈会上,研究所人教处处长杨凤霄向大家讲述航天精神,它是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是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是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是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是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即便在撤走外援,没有试验场地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用土填坑,改造仅有一墙之隔的男女厕所为实验间、测控间,成功研制中国的第一台姿控发动机,解决燃眉之急。动力研究所几代人挥洒汗水、顽强拼搏,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创新发展,由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自主研究设计的长征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经历了由常温到低温、由串联到并联、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在这通天路上铸造中国航天金牌动力。

在这条浸满汗水与泪水的通天路上,有许多默默无闻航天英烈的事迹深深烙在团队成员的心中。团队成员朱有琦被杨敏达的故事所感动,国家需要他,他就报名专业,举家从北京西迁到陕西。在山洞夜以继日地挥洒汗水20年,积劳成疾,在癌症晚期依旧忍痛连续上夜班。连续昏迷几天后,吃力睁眼看到家人第一句话居然是“天黑了,我要去上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脑海里依旧是事业“快打开阀门,放水!”这种精神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在这条遍布荆棘的发展路上,三线时期因抗洪抢险牺牲的宋承河、李宝良、李秉钧等英烈也不能被遗忘,他们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诠释了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的身影化作秦岭丰碑,注视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与腾飞。

在西安航天事业园区,神舟大道、航天大道、飞天路……条条大路铺满航天梦想,载满航天精神。实践团队队员们深刻感悟到,载人航天工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科技实力的跨越式发展,也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航天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永远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铭记初心使命,践诺发奋图强

千年万年的风猎猎吹过,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间,无数基层工作者们铭记初心使命,厚植人民情怀,在这片火热广袤的土地上挥洒汗水、发挥才干。五十多年前,知青下乡在陕北梁家河经受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逐渐获得乡亲们的支持与拥护。五十多年后,实践团队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2018届博士生殷实开展亲切交流,探寻一名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的奋斗中坚守理想、践行初心的故事。

殷实,中共党员,博士毕业后毅然投身祖国基层建设。虽然他不是陕西人,但他主动选择扎根祖国大西北,成为了陕西选调生,任榆林市横山区挂职副区长。当谈及具体原因时,殷实学长表示陕西的红色基因传承深深地吸引着自己,同时自己也喜欢到新环境中迎接新挑战,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陕西。在组织分配任职区域之前,殷实学长就已下定决心:“陕西任何地方我都愿意去,去哪里我都接受!”所以他当时没有在分配意向表中填写陕西任一具体地点。信仰激荡,初心滚烫。殷实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带领人民群众排除万难、脱贫攻坚。他所帮扶的塔湾镇陈大梁村地处偏僻山区,全村散居在丘陵沟壑区上。在仔细考察陈大梁村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后,他与塔湾镇陈大梁村的村委班子共同商议后确定扶持发展以小杂粮、山地苹果为主的种植产业、以白绒山羊为主的养殖产业和以壮大集体经济为主的光伏产业三大产业。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长短结合、种养配套、多渠道增收的扶贫脱贫产业体系,其中推行高标准宽幅梯田及滴灌系统是保证体系建成的重要举措。截至2020年底,陈大梁村累计种植山地苹果3000亩,优质小杂粮2600亩,中草药1200多亩,羊饲养量11000只。殷实学长回忆道:“我所帮扶的村,在三年的时光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取决于国家的脱贫攻坚大政方针,取决于各级政府的安排部署,取决于各级干部的倾力付出,取决于老百姓的自立自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陈大梁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当时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至今仍令殷实学长印象深刻。

在与殷实学长的交流中,实践团队队员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没有基层干部的“小事业”,就不可能有党的“大事业”。基层的广阔天地是一本厚厚的社会教科书,是新时代青年大有可为的地方,也是新时代青年汲取知识的无尽源泉。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无数基层干部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化成前行的巨大动力,成就我们事业发展的崭新气象,推动国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基层干部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新时代青年肩负使命、冲锋陷阵。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赓续红色血脉,扎根西部大地。这壮美山河必将见证,迈上新起点的西部繁荣富强、欣欣向荣,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部,必将屹立于地球之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0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青农绿之益赴即墨小分队: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执行靠大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而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明,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我国每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丨电信学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观察实践团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丨电信学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观察实践团活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在…
在惊叹与期待中推进行程
一辆缓缓行驶的客车,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挥手告别车窗外千叮咛万嘱咐的老师,我们西北民族大学赴甘南临潭医疗服务小分队便迎着旭日踏上了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三下乡”之旅。…
追寻红色足迹,探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建党百年之际,为深入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历史背景,学习红军在长征途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7月25日下午,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宣传中心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追寻红色足…
“小火炬”实践队赴淄博市传统文化基地开展自闭症儿童关爱活动
秉承着为自闭症儿童送去温暖与关爱,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充实暑假的初心。8月1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小火炬”实践队成员于山东理工大学鸿远楼合影留念并前往社会实践地点。16日下午,实践队成员抵达…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年文化速递实践队开班仪式暨家长会圆满结束
7月10日下午,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队在阳新县军垦中学举办支教班开班仪式。支教班学生家长,实践队指导老师邱天来和全体队员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实践队负责人江显丽主持。开班仪式前,实践队在军垦中学进…
迎百年清风,扬支教之情 ——三下乡初体验
为了助力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风之彩服务团于2021年7月10日至7月25日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太子镇大塘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六天的支教实践活动。其实在很早之前我就想过去支教…
佛山学子三下乡:走进露天矿博物馆,追寻茂名石油文化
佛山学子三下乡:走进露天矿博物馆,追寻茂名城市记忆为了追寻茂名的城市记忆,了解茂名的石油文化,8月13日,我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队伍“2021微光扶贫攻坚服务队”走进了茂名市露天矿博物馆进行实地调…
调查与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赴甬、杭、金等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
本报讯2021年8月5日,由我校商学院学生组织前往宁波、杭州、金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活动。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员有商学院辅导员李渊老师以及商学院中热切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同学们。首先,为了让参与本…
萤火之行,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蝉鸣流进盛夏,谱出一首仲夏月的歌谣。这个夏季太短,还有七天“萤萤之火,灼华凤城”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即将结束。这次的志愿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学习上的帮助。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