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2021年7月3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执笔”文化艺术服务队,抓住建党一百周年的契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盐井社区的小朋友带来了“益守汉字”红色汉字活动“执文化之笔,圆七彩之梦”。

伊始,“执笔”文化艺术服务队的志愿者梁金晶对谁是“创字圣人”进行提问,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激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小朋友们讲解了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梳理了汉字经历6000多年的演变过程。在讲解之后,便让小朋友们对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字体进行体验试书写,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加深小朋友对汉字起源、汉字演变过程的印象,认识汉字文化的魅力。


对汉字文化进行简单的了解后,志愿者小老师对汉字的偏旁部首、易错字的写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在讲解中穿插着“放牛少年王二小”、“革命英雄黄继光”等红色故事与人物的分享,以书写红色的方式,重温革命事迹,弘扬红色精神;铭记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理解红色知识,传承红色文化。
炎炎的夏日难以抵挡学习的热情,下午小朋友们早早就来到盐井社区服务中心等待献礼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汇演的排练活动,志愿者们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分组,分为演唱、舞蹈、朗诵、小品四个小组,分开进行排练,丰富小朋友们的课外生活,培养小朋友们的兴趣爱好。朗诵组的小朋友个个气宇轩昂,声情并茂的朗诵着《祖国妈妈》,一字一句都表达着对祖国妈妈的歌颂,歌唱组小朋友们的歌声宛转悠扬,用稚嫩的声音展示着祖国未来的青春活力,对党的热爱。


强国有我,奋斗正青春。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扇窗户,是大学生培养奉献精神,提升志愿能力,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时间点,在实践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经过三天活动的开展,已然感受到盐井居民的热情不减,盐井小朋友的好学不倦,虽然三下乡过程会累,但相信结果会很甜。“执笔”文化服务队的每一位队员秉持着志愿服务精神,把爱播散在盐井社区的每个角落,传递给每一位盐井小朋友,让温暖与希望开花结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5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