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走嘉庚路”——集美篇
树上的鸟儿成双队
序言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且歌且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南方之强厦门大学也走过了百年征程。回望艰辛历史,展望辉煌未来,所谓百年探索,百年创新,这要求我们不忘初心,将嘉庚精神继续弘扬发展。因此,我们“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实践小组以”重走嘉庚路“为主题,来到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重踏嘉庚足迹,弘扬嘉庚精神,身披天风海涛,脚踏世纪风云。我们必将在嘉庚精神的感染下,奋进百年新征程。
沈鉴程同学的实践故事
7月23日,我们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集美,再一次地开启了“重走嘉庚路”的实践。感受嘉庚先生一路走来的艰辛坎坷,在其中体悟嘉庚精神,缅怀嘉庚先生。
我们的第一站是陈嘉庚纪念馆,这座纪念馆记载了校主先生坎坷却又灿烂的一生,展示了陈嘉庚先生曲折的创业之路,艰辛的实业办学之路和对于教育办学的巨大贡献。嘉庚先生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全馆利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突出介绍了陈嘉庚“经商南洋,情深乡国”、“倾资兴学、百折不挠”、“赤诚爱国、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充分展示了陈嘉庚先生作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高贵品质。嘉庚先生一生始终把个人与民族命运、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形成了影响海内外同胞的巨大精神财富。
最后我们去的是“归来堂”,当初修建归来堂是因为陈嘉庚先生生前的一个愿望——为了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归来时有个聚会的地方,所以想在故居前面建一座“归来堂”。 而周恩来总理在陈老先生逝世后,获悉这一情况,认为这个意义重大,指示要实现陈先生意愿并扩大建造规模,以之为永久纪念。于是在1962年,也就是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落成“归来堂”。归来堂白墙绿瓦,风景秀丽,鸟语花香之间,仿佛寄托着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承载着嘉庚先生慈祥的低语。在归来堂中,就仿佛看见了海外同胞们归国时团聚其中的样子,耳边也仿佛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我们在感慨嘉庚先生一路走来无比艰辛的过程时,心中也不断被嘉庚先生的坚毅与拼搏所激励,为他的满腔爱国之情所感动。
斯人已去,其志却不朽,陈嘉庚先生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还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马蕾同学的实践故事
2021年7月23日下午,我和实践队的队友们一同开始了我们“重走嘉庚路”的第二次实践。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集美区,第一站是陈嘉庚纪念馆,纪念馆的一楼为“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展厅,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之时,嘉庚先生怀抱“重光我民族”的鸿鹄之志,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发现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自此坚定地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不懈奋斗。
步入纪念馆的二楼,映入眼帘的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雕像,嘉庚先生面带微笑,手拄着拐杖站立在蔚蓝的天空和浪花翻飞的大海前。两侧是毛主席对他的评价“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第一至第三展厅又带我们重温了一遍嘉庚先生的生平,他从小立志服务社会,造福国家,代父还债,艰苦创业,倾资兴学,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心血,在中国和东南亚遭受侵略、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无私无畏,陈嘉庚先生是中华民族最忠诚的儿子,他的身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倾其所有。
来到第四展厅,第四展厅的主题为《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陈嘉庚先生身上的精神,比如诚毅、正直、无私、无畏、果敢、奉献等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种宝贵的精神无论在何时都闪耀着无限的光芒。
我们还去了陈氏宗祠、陈嘉庚故居、归来堂和龙舟池等地,陈嘉庚先生的故居是具有闽南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其铜像就伫立在归来堂前。故居二楼有嘉庚先生晚年的工作室、卧室、餐厅等,陈设简单,十分朴素,室内陈列的油漆斑驳的桌椅、陈旧的木床,补了又补的雨伞,都是嘉庚先生生前一直使用的。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一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生涯中,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富强做出贡献,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嘉庚精神”将传承永远。
罗丹同学的实践故事
重踏嘉庚足迹,弘扬嘉庚精神。2021年7月23日。我所在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踏上了“重走嘉庚路”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二站——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首先,我们来到了鳌园,参观陈嘉庚纪念馆。
纪念馆的一楼讲述了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陈嘉庚先生生长于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观念根植于心,他怀抱强民富国的宏愿,在实业、教育、政治领域,对救民救国道路进行着一次次探索。
陈嘉庚先生深知“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坚持教育兴国,出资在中国创办多所学校,其中就包括集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陈嘉庚先生怀抱“重光我民族”的鸿鹄之志。当时的著名华侨陈嘉庚去重庆考察,每天都被安排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各种宴会舞会。后来陈嘉庚到了陕北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招待他的菜无非豆腐青菜,唯一的一只老母鸡还是隔壁邻居送的。大受触动的陈嘉庚先生当即决定和蒋介石决裂,全力支持共产党。陈嘉庚先生发现中国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他从此便坚定地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
纪念馆的二楼记录了陈嘉庚先生的一生。
一走进陈嘉庚纪念馆,我们便看见了伟岸的陈嘉庚先生的雕像,两侧则是毛主席对陈嘉庚先生的高度评价——“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纪念馆详细记录了嘉庚先生在实业,教育,政治等方面艰苦卓绝的经历。令人不禁感慨嘉庚先生一生的艰辛历程,而又深深震撼于其伟大成就。
后来啊,我们又去到了陈氏宗祠、陈嘉庚故居、归来堂和龙舟池等地。嘉庚先生一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令我辈难以望其项背,但是我辈仍毅然决然选择跟随嘉庚先生的步伐,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终生。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的世代已经过去了,但陈嘉庚星仍在上空照耀着后来人。陈嘉庚的一生激励着我们不断改革,追求进步。“重走嘉庚路”,让我们明白,陈嘉庚活着。
李婧同学的实践故事
在2021年7月23日,我们社会实践队伍来到了“重走嘉庚路”第二站——集美。
陈嘉庚的一生,是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的一生。他是南洋巨商,却矢志报国。20世纪初,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压迫和战火,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大厦将倾的生死关头。为救亡图存,仁人志士奋起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陈嘉庚忧国忧民,积极探索救国之道。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陈嘉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国家与人民,他倾其财产以办学,毕其一生以造福。在1954年9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陈嘉庚出席大会,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一场景,在陈嘉庚纪念馆中被重新展现了出来。博物馆的广播中播放着陈嘉庚先生在大会上发言的实况录音。他一身正装,目视远方,他的目光中凝聚着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在陈嘉庚先生的雕塑上方,有一副“星图”,嘉庚先生仿佛化身成那颗最璀璨最闪亮的那颗星,照耀着我们。“嘉庚先生,光耀千秋”。
陈嘉庚先生故居坐落于厦门市集美区嘉庚路,归来堂的厅堂正中安放着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并悬挂和排列着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和全国侨联公祭陈嘉庚的悼词。故居是1980年按小楼原来的格局修缮的。在故居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嘉庚先生生前生活的朴素,房间中没有华丽的装饰,而更多的地方则是办公区域、议会区域。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他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如何倾尽心血为中华民族作出不朽的贡献。
用邵力子的话来说,陈先生的一生就是:兴实业、办教育、勤劳国事,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他是忠于国家的拓路者,也是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楷模。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黎若涵同学的实践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周五,尽管骄阳似火,我们还是一下课就一齐赶往了集美区。这里,是陈嘉庚先生幼时生活及后来大力兴办学校的地方。我们来到了嘉庚公园内的鳌园景区,先后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陈氏宗祠、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龙舟池等地,只为亲身感受陈嘉庚精神。
陈嘉庚纪念馆的规模宏大,在远处观望时只见绿树伴其左右。进入展馆,馆内布局的精巧构思让人觉得惊喜连连,墙壁上独特的设计也带给了我美的享受,馆内娓娓道来的解说更是让我有些沉浸其中。视听结合,这座博物馆成功让游客的参观体验极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有关陈嘉庚先生参与各种活动、出席各种重要会议的照片和文字报道,一点点感受着当年陈嘉庚先生下海经商的艰辛以及他后来决心救国救民的坚定。
在游览过程,我们还注意到,时不时有一些大人带着孩子进馆参观。在这样的一个嘉庚纪念馆,当年幼的孩子们看着那一幅幅照片,听着那些讲解,了解了那些历史,他们对陈嘉庚的看法会有那些改变呢?等他们长大,他们是否会学习嘉庚精神,从事教育行业,兴学育才呢?我想,让孩子们、青年们来参观这座纪念馆,意义非凡。因为这样,我们也许就能努力让嘉庚精神一代接一代地一直传承下去。
走了很久,我们终于来到了陈氏宗祠。这里的建筑色调统一,十分和谐。在宗祠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几块高挂的牌匾,令人对陈嘉庚这位倾尽全力捐资助学的伟大爱国领袖肃然起敬。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歌颂着他的爱国精神,只为将嘉庚精神铭记于心。
顶着炎炎烈日,我们又来到了归来堂。其中,有一尊陈嘉庚先生的雕像,同厦门大学校内的那尊略有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嘉庚先生那目视远方自信的神态,让人不难想象,生前的嘉庚先生,是不是也像这般坚定自信,怀着必胜的决心,倾资兴学。
最后,我们来到了龙舟池畔。我们在栏杆旁吹着风,轻松聊着天,完成了最后的拍摄。这一天,我们实践小队一起游览了这些景点,对嘉庚先生有了更加不一样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收获。这一天很累,但很值得。
胡锦楠同学的实践故事
陈嘉庚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华侨中的典范,中华民族的楷模,他的爱国主义指引着每一位厦大学子。因此,在7月23日,我所在的实践队伍——树上的鸟儿成双队来到厦门市集美区,探寻嘉庚先生的足迹,感受那份一百年前的一片热忱。
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集美鳌园的陈嘉庚纪念馆。纪念馆展示了陈嘉庚先生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及陈嘉庚先生的一生。陈嘉庚先生深知,“教育为国民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秉持“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屐,全在于教育”的理念,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创建集美学村,兴办厦门大学。陈嘉庚留下的一笔笔宝贵的遗产让我们由衷地产生敬意。
生于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陈嘉庚先生从小接受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观念根植于心。他怀抱富国强民的宏愿,在实业、教育、政治领域,对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抗战期间,陈嘉庚先生发现中国的希望在于共产党。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幸福,社会主义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从此,他便坚定地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站在同一战线,投身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去。
后来,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陈嘉庚故居。故居是是白石砌墙,绿瓦盖顶,具有闽南代表性特色的建筑,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就伫立在归来堂前,给人宁静的感觉。走进故居,我们放慢了脚步认真观察,走过嘉庚先生的工作室、卧室、餐厅,搁着玻璃展柜细细端详先生生前用过的物品。看到简单的陈设,朴素的物件,室内陈列的陈旧的木床,缝了又补的雨伞和鞋子,我们想到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建立之艰,就更加体会到嘉庚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宝贵精神。
离开先生故居,我们也参观了归来堂、龙舟池等地。重游故地,而回首于今日,我感叹今日厦大发展之巨和我们幸福的生活属实来之不易。我们要发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愧对陈嘉庚先生的辛苦付出,尽力为祖国发展事业添砖加瓦,也让明日之厦大以我们为荣。
陈海涛同学的实践故事
7月23日下午,我们实践队来到了集美,开始了我们“重走嘉庚路”实践的第二次外出实践活动。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陈嘉庚纪念馆。首先我们参观了“陈嘉庚和共产党”纪念展览,在展览中我了解到了陈嘉庚先生和中国共产党“同向,同心,同行”。陈嘉庚在抗战时期,前往延安慰问延安战士们,在延安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带来的力量。建国后陈嘉庚先生又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与中国共产党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在嘉庚先生纪念馆的二楼,我深刻的了解了嘉庚先生的一生是多么波澜壮阔。早年继承父亲的产业,替父还债,使父亲的产业逐渐走上正轨,事业愈发磅礴发展。之后他用自己的产业去帮助家乡集美发展,建立集美大学,又不惜变卖大厦也要办厦大。抗战时期尽自己所能支援前线,建国后又支持国家经济发展。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可谓是时刻为了祖国的发展,不愧被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走出陈嘉庚纪念馆,不远处便是陈嘉庚故居。陈嘉庚先生的故居坐落在一个自然古朴的庭院内。在陈嘉庚故居里我们看到陈嘉庚先生生前的生活用具,也体会到了陈嘉庚先生为了祖国的建设,勤俭节约。我们也了解到陈敬贤先生对陈嘉庚先生事业的支持和大力帮助。
在陈嘉庚故居对面,便是归来园。归来园中的归来堂,建筑风格文雅古朴,厅堂正中安放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并悬挂和排列着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和全国侨联公祭陈嘉庚的悼词。在归来堂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世人对嘉庚先生的敬重。归来园环境幽静,在园中有一尊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后面的石墙上题写着毛泽东对陈嘉庚先生的赞词“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可谓是为了民族和祖国在不断奉献,不愧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作为厦大学生,我们要传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实践队长:黎若涵
实践队员:汪琪杰 王卿 李薛恒 陈海涛 胡锦楠 沈鉴程 罗丹 李婧 刘炫妤 马蕾
部分资料源自网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4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