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宁波大学石门村小分队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村实践,通过细致的实地考察以及与当地村民近距离接触交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特色。
石门村坐落在奉化中部大雷山南麓,村中山清水秀,民居依山傍水。在这座古朴天然的村落中,万亩竹林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翠竹生机勃勃,随风摆动便成一片碧海,郁郁葱葱,生气盎然,无怪乎有“仙山竹海醉宁波”的说法。据史料记载,自唐朝晚期,石门毛氏先祖就大力种植毛竹,绵延至今,而丰富的竹资源也成为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走在沿山而下的石板路上,常常能发现两侧低矮的房顶晾晒着笋干。在石门村,每家每户都会制作与竹笋有关的特产,他们的家中多存放有大量咸笋、笋干、油焖笋等食物。村中的特色——羊尾笋干已有百年历史,这种笋干因外形像山羊尾巴而得名,村中居民往往采用百年古法进行制作:在初春取山中鲜嫩的雷笋和龙须竹笋,剥去笋皮,将笋码放在锅里,每100斤的笋要加入40斤的海盐,猛火烤煮,需用锅铲翻烤多次,直到水分抽干,笋皮干瘪起皱,才可以捞出晾晒,一般要烤煮三、四个小时至一天。制成的羊尾笋干清白透黄,脆嫩可口,可用来烧肉、凉拌、煮汤,有开胃消暑之功效,被列为浙江省“名特优”产品。村民不但自制自食,而且已经向其它地区出口。
此外,石门村的竹子还衍生出许多竹器制品,如痒痒耙、扫帚等等。石门村中有三间小型的痒痒耙作坊,一些房间中堆满了竹子原料,这些原料都来自于山上的竹林,由雇佣的工人从山上砍伐搬运,再交给作坊加工。加工工人多是尚有劳动能力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天有一定的工作量,需要达到某一指标。作坊分上下两层,一楼放置烘干炉和打磨器械,二楼则进行进一步的打磨、抛光,之后还要进行印墨刷漆的工序。痒痒耙做好以后,会由负责人送到义乌,甚至转卖出国。但自去年起,因疫情席卷全球,村中痒痒耙的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村中还有手作扫帚的人家,他们将竹子劈开,用镰刀将绿色竹皮部分和黄色竹肉部分分离,再用经过处理的竹青薄片将竹枝捆绑,并在尾部插上竹棍,如此,扫帚便制作完成。距村民介绍,村子以前还会利用竹子制做蒲扇,但利润较低因而改做痒痒耙,加工方式也由直接用刀改进为机器制作。
提到石门村的竹,则不能不提起“竹海飞人”。所谓“竹海飞人”,是形容石门村中挥刀砍下“竹脑”的人。在机器并不发达的年代,为了防止竹叶顶端疯长,在冬季承载厚雪而导致弯折,从每年八月起到十二月,石门村都会请人砍下“竹脑”,将竹顶端的部分用刀截去。在这一艰巨而困难的工作中,“竹海飞人”扛起大梁,他们会攀行至竹子顶端,爬到距竹子顶端两米多的地方,就从腰间小背篓中拿出竹刀,手起刀落,迅速砍下“竹脑”,要砍下一根竹子也不必滑下来,而是利用毛竹的弹力,手抓脚蹬,“飞”向另一根竹子。
因为他们眼疾手快,能够灵活跳跃,仿佛是在竹林上飞行游走,因此被笑称为“轻功了得”。但高超的技艺背后,其实暗藏危机:在竹林中飞跃,时刻有高空坠落的风险,“竹海飞人”工作一生,其实都是与惊险做伴。但他们往往不惧怕危险,“竹海飞人”毛康达曾说:“干了这么多年,在竹林里长大的人哪里会怕?”胆大心细的“竹海飞人”成就了砍竹脑这一传统技艺,同时这一技艺也成就了他们,央视曾将他们的传奇人生拍摄成纪录片《竹海飞人》,竹海飞人也入选了宁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惜的是,村中的“竹海飞人”已经因为身体原因而停止了表演,且这一绝技后继无人,我们无从现场观看,只能从村民口中了解曾经的盛况。
苏轼曾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正是对竹子的盛赞。而石门村凭借着脱俗清新的万亩竹林,不仅打造了清幽自然的美景,而且创造出各式各样的风俗、特色和工艺。
这样的竹文化,深深植根于石门村的土壤中,体现着自然的力量与人民的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0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