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是垃圾的制造者,更是垃圾的处理者。尽管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明白,然而在中国的许多乡村中仍有许多村民没有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更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所以在7月23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滁州、上海、常州、深圳国情观察实践团的实践队员在芜湖乡村进行了沿途清理垃圾并向当地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的行动。努力为乡村贡献一份微弱的力量,奋力宣传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为国家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扫除一些障碍。
当天我在进行活动时虽然考虑到夏天的炎热天气,特地选择在温度相对舒适的傍晚进行活动,可是当时的气温对于长期处于空调状态下的我来说还是很高,令人难以忍受,没有走上几步路颗颗晶莹的汗水出现在脸颊上。我想果然是过于舒适的生活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早已忘记在炎热的气温下工作的痛苦,而我们也早已习惯在天气还刚刚升温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空调,隔绝了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不舒适的温度。这不由让我想到了清洁工叔叔和阿姨们每天都在烈日炎炎下为我们打扫马路,为我们扫掉本应该扔在垃圾桶里的垃圾,他们不辞辛劳的为我们劳动,而我们却没有努力为他们做什么,更甚者为他们增加了负担,那些随地乱扔的垃圾、随口吐的痰,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动作的事,但是对于清洁工叔叔和阿姨们来说,却是要他们弯下一次又一次的腰来打扫干净。可能有人会说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工作,这是她们理应为我们做的。但是我想说,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做一个文明的人是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工作人员来承担我们该做的事,从而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图为实践队员在扔捡到的垃圾。
在沿途走过的路上,我观察到了乡村的垃圾分类的系统还有待完善。很多放垃圾桶的地方只是象征性的摆放几个垃圾桶,而并没有系统的进行垃圾分类。而且经过我的观察,村民们扔垃圾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像从前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时候一样,将所有垃圾放在同一个垃圾袋中,然后随意扔到一个垃圾桶里。这种现象让我感慨万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垃圾分类,但是仍到现在,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乡村中,村民们并没有多少垃圾分类的意识。虽然有很多垃圾分类的宣传,但仅仅局限在乡村的某些地区,其真正发挥的作用非常少。而且许多地方的垃圾分类也仅仅是停留在宣传上面,做表面工作,连基础设施都没有完善,垃圾分类完成的进度必然会停滞。我觉得对于垃圾分类在乡村中的宣传仍要继续,并且要加大力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宣传上,必须要将有关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全部完善。
图为乡村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实况。
当然,我们也会进行一些提高村民们垃圾分类意识的行动。我在这里行动中,我发现了一些村民们对于垃圾分类还是十分抵制的,有人说“太麻烦了,浪费我们的时间”、有人说“我们从来没有垃圾分类过为什么现在要垃圾分类?”、“以前都好好的,为什么现在不行?”即使有些人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长期养成的垃圾混装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这使得我在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中,遭遇了很多挫折,让我感受到了进行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的艰巨,体验到了政府工作人员和党员们对于垃圾分类宣传的不易之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继续支持垃圾分类的工作,也会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诚然,垃圾分类是比较麻烦,占用了人们的时间来专门进行分类,但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们共同的话题,而垃圾分类完全的契合这一主题,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支持垃圾分类的行动。
图为实践队员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
一纸一屑煞文明,一举一动显文明。努力做一个文明的人,让每一个垃圾都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家,不要让它无家可归或者走错家门。为垃圾分类,留文明传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