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徐州7月26日电(通讯员姚佳柠)为加强对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2021年7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 “新时代青年队”队员姚佳柠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展开线下调研。本次的调研以采访和实地拍摄为主要手段,围绕“感受家乡变化”这一主题对睢宁县人民进行采访,最后由相关队员对采访时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 2021年7月25日,实践队员提前准备好实践所需材料,并做好流程规划,同时也确定采访地点为人流众多的购物中心、环境优雅的公园以及队员家庭所居住的社区。7月26日,实践队员走访已确定的采访地点,以“感受家乡变化”为主题,采访了街边、邻里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同时,由于疫情原因,实践队员连线身处各镇、村的友人出门走访,更广泛地了解了睢宁县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 从调研结果来看,对于家乡的变化大部分年轻人的感受比较平淡,但中老年人的感受十分强烈,尤其是见证了睢宁县如何从以往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高楼林立的众多老年人。跟随他们的回忆,过去几十年间的生活图卷在实践队员面前徐徐展开。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并不景气,即使生活在县城里人们也吃不饱穿不暖。据被采访者回忆他们的上一辈仅能靠野菜充饥。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的影响才由沿海逐渐影响到睢宁这块内陆地区,人民的生活逐步改善,直至九十年代睢宁的经济情况才逐渐好转。据公园里一位随机采访的年长者所言,那时候的衣着,大都是打着补丁的上衣和裤子,仅有一条棉裤但要挨过整个冬天;那时候的吃食,是红薯、高粱面,没有精米白面这一谈;那时候的住宿,是雨天可以淹出老鼠洞的泥墙草房子,没有由一块块红砖堆砌而成的砖房子;那时候的出行,是有一条长长横杠的自行车。时间轴拉回至今,身上生虱子,去河里洗澡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式,名为“三转一响”的聘礼已悄然消失,用粮票购买食物的计划经济年代也无人再提,桑葚和蒲棒作为零食的时光美好却易逝。当下的孩子们,是诞生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新生代,见证到的是睢宁的另一番面貌。这些年间,睢宁有了购物中心,油柏路代替了曾经的泥路,街上穿梭的变成了电动车和轿车,假日里人们会选择外出旅行,其下的镇、村也相继建立起了宜人居住的楼房、社区。睢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几十年来努力发展,在近年来跻身全国百强县,其发展不可谓不翻天覆地。难以想象,它曾经是一个穷乡僻壤,而现在在各个领域睢宁都有了可观的变化。于文化,它打出了“儿童画之乡”的美誉;于经济,他拥有了便利通行的高铁站,甚至徐州市的机场也坐落在这里。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乡镇的小道边随处可见“五年建造一个新睢宁”、“双千双百,撤县建市”的口号。家人们在广场上游戏,朋友们在商场里闲逛,这种种安逸平和的景象满目皆是。 可另一方面,要辩证看待这些变化,它们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有人并不满意当下。他们认为在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人们的娱乐活动主要在室外:丢沙包、打梭子、捉知了等等。而当下的孩子却被困于书本和网络,近视、亚健康者比比皆是。昔日的睢宁县以农业为主,人们要么做农活儿,要么外出打工。现在睢宁不再以农业为主,工业迅猛发展起来,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率,这虽是好事,可同样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位商场中的受访者说:“大概从九十年代开始,污染开始严重,就看不见蓝天了。”除此之外,睢宁还存在一些常见的城市问题:房价飞涨、物价涨工资不涨等等。 但现在,睢宁县正在调整改进,政府班子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经济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沿街有诸如“响应习总书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标语。这是一个好兆头,曾经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发展的观念在政府的领导下改变了。现在,睢宁县护城河的垃圾正在被清理,两旁的绿植在显著增多,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当地学校的公众号上也出现了教师带领学生踏青拉练的情景。 共产党领导下,华夏遍地开花。睢宁是它自己,同时也是许多县城、地级市的缩影。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问题,可宏观看来,总体的变化趋势是正确并且值得赞扬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上升了。行走过几十年,变化已然偌大至此,期待它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改进,不断强大,不忘党的领导,不忘祖国的帮扶,产生更加巨大、更加美好的变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