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记忆,助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作者:陆倩倩

青春让梦想飞扬,梦想在盛夏启航。2021年7月7日,我作为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段庄革命老区纪念馆,进行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了解新时代革命老区的新发展、新风貌,感受老区传承革命精神、锐意进取的新活力和新动能,了解段庄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经济的方式,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

跟随导航行驶,一块刻有“叶县叶邑段庄老区纪念馆”的石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们明白即将到达目的地了。然后,我们便到达坐落在叶县叶邑镇段庄村的叶县段庄革命老区纪念馆。纪念馆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于2018年6月建成的。走进段庄老区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段庄 革命堡垒”大型浮雕,它展现了段庄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辉煌的革命奋斗史。通过红色起点、星火燎原、烽火段庄、黎明新生和英雄段庄五个展区的浏览,我们全面系统了解了段语禅、段永健、段绍勋等老一代共产党人参加国内土地革命、红军反围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英勇事迹,我们一行人被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精神深深折服。

看着纪念馆陈列的勋章和旧物,它们是先辈们宁死不屈、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用自己的精神之魂筑起了中华人民的信念,他们把对国家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把宝贵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从革命初始的步履蹒跚到革命胜利的春光遍地,是老一代坚定的共产党员矢志不渝、屡仆屡起、浴血奋斗。如今的我们,要学习先辈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不忘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走出纪念馆,在路边围坐着一群耄耋老人,他们相谈甚欢,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不禁感叹。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血肉换来的,感谢国家强盛,让我们拥有生活的权利。走进他们,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可知,段庄原本属于贫困村,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依靠红色资源引流,才助力他们脱贫致富。在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之下,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先后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和天然气户户通,还建成了党群综合服务站、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儿童之家等,解决了村民最基础的生活需求,大大提升人居环境。段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林书记表示,段庄村以叶邑镇精神红、产业红、生活红为抓手,党建引领,开展各项工作,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推动工程,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时此刻,我们明白了三下乡的真正含义,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帮扶,而是真正深入底层群众,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理想和人民意向结合,扎根群众,服务人民。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自身,更应将国家和人民牢记心中,只有建设大家才能成就小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拥有新的使命和担当,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前辈不怕困苦的精神,将自身能力放在祖国建设上去,不断实践,学以致用。

寻红色记忆,助乡村振兴。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使命,发扬老一辈广大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要相信在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下,必定阔步迈向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5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成长的夏天

学校这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校给予我们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对我大学生活的一场考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亲身实践,将永远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挥洒青春

今年的七月别有一番滋味,今年的七月最是灿烂。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暂别了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深入社会实践。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筑“孟”青春

学院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商学院社会实践其中一员参加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大二学生,能够再一次参加暑期“三……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最美一夏

学校这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校给予我们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对我大学生活的一场考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亲身实践,将永远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难忘孟家村

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夏天,也是一段应该被长存的记忆!在这个原本有点闷热的七月,随着我们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突然热闹起来,也带来更多的温暖与诗意。满怀的信心与激情,我们跨步走……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难忘一夏

太阳当空照,气温节节升,若问哪儿热,何有凉快地?尽管天气如此这般热辣,依旧挡不住大小孩子们喜爱玩耍的心。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无论是谁,今天这一天都有过欢快的时光。孩子们好……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教育,重于泰山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而且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7月7日下午5点,我给小朋……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调研中成长

7月3日,我们全体小伙伴开展了调研活动前讨论会,会议就活动中的对调查对象提问题的准备情况,实地调研出发时间的安排和相关负责人的联系等等问题做了亲切友好激烈的探讨。队员们开展了调…… 李铭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实习总结汇报会

(通讯员姜慧吴曼妮)5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于同升湖高级中学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开展实习总结汇报…

【公管院】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区建部开展“光辉岁月——老人自办展”志愿活

【公管院】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区建部开展“光辉岁月——老人自办展”志愿活动(通讯员刘梦瑶程滪)5月5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寸影花鼓”队探访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

屏间流转花鼓韵,荆楚寻芳启新章——武汉大学“寸影花鼓”队探访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通讯员谭雪莹)习近平总书记…

“寸影花鼓”团队赴郑州小学开展校园宣讲实践

屏间流转花鼓韵,荆楚寻芳启新章——“寸影花鼓”团队赴郑州小学开展校园宣讲实践(通讯员张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实习汇报会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实习汇报会周曼琳进行公开课展示刘芊芊进行实习汇报参会人员合影(通…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绽红色光芒,寻致富之道
青春让梦想飞扬,梦想在盛夏启航。2021年7月7日,我作为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辛店镇桐树庄村,进行暑期三…
云上慧支教,一直在路上
从支教开始到结束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去过他们的世界,他们来过我们的世界,我们都在彼此生命中留下了印记。陪伴他们成长的日子里,我们自己也在长大。故事的开始第一次和孩子们见面是在雷公镇中心小学,很多…
科技助农新动态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五天,社会实践小组成员秉承着“科技助农”的主题,受疫情的影响,进行了本次线上科技助农的活动。2020大火的直播带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也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让梦想飞扬,梦想在盛夏启航。2021年夏天,我作为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一员,前往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段庄村,开启了我的“三下…
陵园路,心感伤
18日,团队从学校出发前往烈士陵园,天空蔚蓝,经过1个小时的路程,当我们拿着鲜花出地铁口时,发现已经下起了大雨。一定是因为上天也知道今天会有一批青年人要祭拜烈士,所以流下了眼泪,为其而感伤。乘着老…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用一方寸土,助乡村振兴
为了深入乡村底层群众,了解叶县乡村发展实况,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2021年7月,我作为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一员,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
勇做世纪少年,行路不忘初心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在耳畔久久回响。时间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从不停靠,可精神的车身却在不断变长、加宽。置于车身之中,领悟时代信念,脚踏前行之路,奋斗民族之梦。我…
医者践行使命守初心,青年继续前进勇担当
"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难也。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无数平凡却又“伟大”的英雄给了人民太多感动,坚定人民必胜的信心,感召人民共…
红色心故事,梁弄再出发
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梁弄时曾经指出: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十八年来,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原本贫困落后的小山镇打造成了今天的全国文明镇。老区人民谨遵习近平…
红色心故事
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梁弄时曾经指出: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十八年来,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原本贫困落后的小山镇打造成了今天的全国文明镇。老区人民谨遵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