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诸多不良影响,积极响应国家“3036”碳目标,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达到对民众“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概念的宣传普及,南京师范大学“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丽中国实践团正式成立,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开展线上前期准备活动,并于8月15日结束活动。一个月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疫情爆发下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改线下活动于线上进行,最终达成目标。
前期准备阶段——积极投入
7月11日至7月15日,在队长的组织带领下,队内成员开展了对于环境保护类调研方向选择的积极讨论,最终结合国家政策、社会热点、各地环保措施以及民众意识确定调研主题为“碳达峰”。根据各队员自身优势及时间安排,组长拟定了相应的暑期社会实践策划,明确了队员分工,便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7月15日活动正式开始,根据活动的调研性质,经过小组的讨论,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作为活动的引导与依据,达到对民众关于环保意识、“碳达峰、碳中和”了解程度等的调查与对环保概念的宣传普及。
7月16日至7月27日,设计出宣传海报并彩印作为后期线下活动宣传载体。确定了相关合作单位与场地,但由于疫情的迅速爆发,按照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线下活动被迫终止转为线上进行。宣传平台由线下宣传转为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进行。
宣传进行阶段——共克时艰
由于疫情对线下活动的影响,原定于7月30日至8月10日的线下宣传被迫终止,但团队成员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居家隔离的同时,很好的在线上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宣传,虽然效果不如线下,但依旧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绝大部分人对于“碳达峰”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熟悉,但是基本的环保意识均具备。团队经过讨论总结得出,民众对于环保的理念存在,但对于“碳达峰”的概念了解甚少,国家要想达成“3036”碳目标,还需对民众普及相关的“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形成低碳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中降低碳排放。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是民众做到低碳生活其实对于我国碳目标的实现是微不足道的,于是经过讨论得出,相关企业的碳排放是达到碳中和的关键,但管理企业碳排放不是一件小事,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非常重要。
我们了解到,目前对于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类是基于ISO14064国际标准,如企业碳核查,就是核算企业年度排放总量,而且只包含企业内部的直接排放(称为scope 1)以及企业外购的电力和蒸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称为scope 2)。在企业碳交易、碳减排量核证工作中采用此类核算方法。另一类是基于ISO14067的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与ISO14064相比,产品碳足迹不仅包含scope 1和2,还包含原料供应链生产过程的排放,称为scope3,即核算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碳排放。理论上讲,企业碳减排的措施只有五种:一是直接减排,与scope1对应,主要就是采用碳捕获、封存或利用CCS/CCU;二是节能,与scope2对应,主要是节电和节蒸汽,这取决于正式发布的二次能源生产直接排放因子有哪些种类。这两类措施是ISO14064能支持的减排措施;三是能源替代,例如煤改气、煤改电、使用氢能、工厂安装光伏,或通过电网采购可再生能源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减排效果大都涉及生命周期过程的排放,没有包含在一般的直接排放因子中;四是节材;五是原料替代。基于这几点,可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
分析得到问题后,队内分工进行了宣传推送、宣讲文案与ppt、宣传视频的制作,为后期的线上宣讲做充分的准备
8月9日晚七点,团队开展了线上腾讯视频会议,邀请了许多感兴趣的人前来参与,队内成员展示了近一段时间的活动成果,并对“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概念结合ppt与视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他们更深的了解到这一概念,达到了宣传普及的效果。
材料汇总阶段——有条不紊
8月10日,线上宣传基本告一段落,队长再次对队员做了细致的分工安排,落实了任务、细节、结束日期。材料汇总、新闻稿撰写、调研报告分析、总结推送制作、网站投稿上传紧锣密鼓却有条不紊地展开。团队成员也相继提交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对本次活动的成果表达了欣慰与满足,对成员的配合与付出表达了收获与感谢,也对本次活动存在的遗憾与不足反思了问题之所在。
相信通过这次小规模的宣传,低碳环保的概念不仅仅根植于队员的心中,也使看到了解到我们宣传的人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尽出了绵薄之力。
文字:李梦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4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