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等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福建省厦门市南湖公园开展调研工作。本次实践依托国家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思想理念,以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指导,针对南湖公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活动以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开展。
厦门南湖公园始建于1990年,位于厦门本岛中部,新市区的中心,因地处筼筜湖之南而得名。作为居民纳凉娱乐、休息健身和外来旅客游玩的娱乐场所,南湖公园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也颇下功夫,在道路建设、公厕设置和休憩场所等方面均有体现。
为了让视觉障碍人士能够顺利游园,南湖公园在公园的主干道左侧均有盲道铺就。园内盲道连续而完整,未出现被其他障碍物阻断的现象。视觉障碍人士可以通过盲道沿筼筜湖顺利地行走一圈,在湖畔树荫下放松心情。而对于乘坐轮椅入园的游客,南湖公园以宽阔而平整的道路、通往公厕与休憩区的无障碍坡道为这类游客提供便利。
作为前来游园的弱势群体中的主要群体,老年人的游园体验是南湖公园无障碍设施的主要使用对象。为了在保障老年人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游园体验,南湖公园在多个方面下足了功夫。配备有无障碍坡道的公厕内设有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内有坐便器、洗手盆以及安全抓杆、挂衣钩等设施。“只要在公园开放时间内,这里都会有人值班。”在公厕内值班的保洁人员说道,“这里的无障碍厕所主要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在使用,坐便和抓杆对他们来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我们的工作范围就是这个小小的公厕内,不会走远。当游客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及时上前帮忙。”
南湖公园对弱势群体游园体验的关照不仅体现在道路、公厕等常规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上,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之处。夏季天气炎热,南湖公园在休憩区旁的树丛中设置了水雾装置,在气温较高时通过喷射水雾来对休憩区进行物理降温,让树荫下、石凳上的老人们可以更加清凉地度过在公园里的休闲时光。这样的设计也给成员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无障碍设施不仅体现在行走的道路、必要的厕所、足够的休息区等必要条件上,提升弱势群体的游园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弱势群体游园的基础条件得以满足,公园也开始着手提升游客们的游园体验,让游客们能够更加舒服地游玩,更好地放松心情,让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团队成员周丹丹感慨道。
“南湖公园的路很宽敞,休息的地方也不少,我很喜欢到这里来锻炼身体。美中不足的就是蚊虫太多,很让人苦恼。”谈及对南湖公园的建议,一位前来遛弯的老爷爷如是说。走过公园大门时,团队成员张沁芝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大门的人行通道处设置了障碍,虽说是为了防止车辆进入,但这同时也阻挡了轮椅和婴儿车的进出。”团队成员郭妤涵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尽管南湖公园内部对于轮椅代步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经十分完善,但出入口作为以轮椅代步的游客们入园的第一步,若没能做到无障碍入园,内部的设施再好,他们又怎么使用呢?”
连续完整的盲道、宽敞平整的道路、设施完备的公厕……南湖公园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厕所、马路等“硬件设施”上,还体现在夏季里的水雾装置这样的细节之中。回顾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王一好感慨道:“南湖公园是我们所调研的所有公园中无障碍设施最为完善的一座公园。它对游客游园体验的关怀十分细致,也让我对公园的无障碍景观设计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尽管南湖公园的无障碍设施已经相对完善,但它仍存在着缺少无障碍出入口等不足之处,公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仍任重道远。只有切实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参与感,充分考虑广大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才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座人与自然共处的城市公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6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