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为爱行千里,共筑卓尼梦 ——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实践心得感悟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赴陇

二零二一年夏天,又迎来了新一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精品团队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扎古录镇麻路村九年制学校,开展义务支教和社会实践调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并给当地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我们一行于7月16日从山东淄博出发,7月18日到达甘肃卓尼。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驶进了山区,一排排翠绿的树冠在我眼前飞舞,背后是绵延不断的山岭。倚着车窗,眼前的景色在我心里漾起一股激动和新奇之感。我觉得我正在走向大山的拥抱,尽管我们不是大山的孩子。

我们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扎古录镇的,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以前总把支教想的很神圣美好,然而,当亲身经历过后,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滋味。支教之前在脑海中设想过很多山里的艰苦场景和我们会遇到的问题,没想到第一天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校长模棱两可的不支持,刚刚一波支教队伍的离开,孩子们对他们的不舍与挂念,都给我们的支教工作带来巨大阻碍。我开始觉得不知所措的时候,队长淡定地告诉我们,一切都会好的,不要着急。真正的支教就这样开始了。从最初与孩子们有距离到最后打成一片,从对环境的不适应到最后含不得离开,从面对孩子们的调皮毫无头绪到后来慢慢能镇住场面,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当老师很难,当小学的老师更难。以前我觉得当老师很酷,那么多孩子在家很调皮,老师面前却服服帖帖。支教很辛苦,却很快乐。每天早晨,离八点尚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就有学生来学校,我们只有在他们的到点之前就起床;每个支教队员每天平均下来有一节课,多的有的一天甚至有三节课;每天晚饭后还要开例会、备课,基本上每天都至少23点后睡觉;一天中还要抽出队员拍照、做一日三餐、中午下午送学生回家。但是,和这些辛苦比起来,学生们课内课外的活跃和笑容,学生和老师课堂上的互动和课余的交流,支教队员之间的和睦融洽与互帮互助,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和快乐。

在支教之余,我们也对当地的土司文化进行了调研。7月25日,我们一行前往博峪村纪念馆与卓尼县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展开线下调研活动。在博峪村,我们实践团有幸采访到第19代卓尼土司杨积庆后代,年过半旬的杨爷爷,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有幸了解到许多甘肃本地红色故事。在为实践团讲解完博峪村广场上两座铜像背后的故事后,杨爷爷为实践团介绍了当地卓尼县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去学习红军故事。此次参观当地红色文化博物馆,旨在重温革命事迹、重塑革命精神、重现革命历史,探索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的最佳方式。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支教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会说支教没有那么神圣,我们不能在短短的十几天教会他们什么,也不会改变他们多少,我们带给他们的可能只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与回忆,让他们能认识来自山外的我们,能拥有一份特殊的友谊,能感受到我们给的温暖和关怀。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的关爱可能会在他们心里泛起连漪,最起码让他们觉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更好地向前,能让他们带着被爱的心继续生活,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义。在这次支教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支教“支”什么?不仅是知识,还有尊重和爱。为孩子们支撑起远大的志向,是馈赠于他们最好的礼物。支教,让我能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支教,也让我重新思索我的人生定位。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绚丽而多彩的一笔,那些人和那些事,是一次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美好的大学记忆。

(通讯员∶徐浩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6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传承青年精神,聚力乡村建设
为响应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也为积极实践,深入学习专业技能,贡献我们青年自己的力量。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聚力乡村实践小队”的队员们在2021年7月13日对平顶山市茨芭镇后李村、刘村…
“新视角”实践团前往源泉镇天西村进行学习调研
8月6日上午,“新视角”实践团前往天西村猕猴桃种植园进行参观调研,并对博山区猕猴桃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政进行访谈。李政提到当前制约源泉镇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例…
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感悟--李子轩
从7月16日我们正式出发赶往甘肃省兰州市卓尼县,一路上,看着太阳东升西落,听着雨滴拍打在车窗上,火车停了又走,行人一批批上车又下车,到近两天的车程过后,终于顺利抵达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蜿蜒曲折的山…
正青春,实践行——记赴陇援西
2019年的暑假,我得知了自己被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从材料学院的公众号上我第一次看到关于支教的一些内容。我发自内心认为支教人是伟大的,他们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力量倾注在了祖国西部,帮助…
为爱行千里,共筑卓尼梦 ——“赴陇援西”实践团实践心得感悟
二零二一年夏天,又迎来了新一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精品团队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扎古录镇麻路村九年制学校,开展义务支教和社会实…
体医者仁心,会职责至诚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从小学时期学习的南丁格尔护士到如今的钟南山医生,医生这个职业总是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我们伸出…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
2021年7月,我通过了层层选拔,凭借一颗充满热情的心,我终于成为了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的一员。不知不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已经过了一半的时间了,下面我就来说一下这一星期时间的社会实…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赴陇援西”社会实践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我们离开熟悉的校园,踏上去往远方的道路时,我们就已经在成长了。在这个暑假我有幸可以和“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相遇,让我的青春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个人都拥有自…
关爱空巢老人,践行青年担当
为契合“走进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主题,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1年7月20日,南京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护理学院“多彩贵州队”队员陆钗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坡渡镇木人台村,…
三下乡实践心得|下乡重实践,清风伴花开
7月13日~7月2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蒲声江韵义教队到佛山市高明区南洲村进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主要实践活动可分为义教和调研两个部分,而我有幸同时成为教学组与调研组的一员。在义教活动中,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