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1年度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在实践教育中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1年7月11日,红色革命文化小分队在滁州、合肥、桐城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向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探寻桐城烈士陵园
7月11日,小队成员李秀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桐城市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调研学习,了解桐城烈士陵园里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以及缅怀为国家解放奉献生命的革命先烈们。在桐城烈士陵园参观了烈士塔之后,小队成员前往了烈士事迹资料陈列室,参观馆内展出的关于当时革命烈士的各种珍贵的文献资料、照片和画像。小队成员通过听讲解员讲解图片和文献资料,详细地了解了自辛亥革命以来战斗和牺牲在桐城地区及桐城藉的烈士的事迹。从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事迹中,小队成员深感革命先烈们的赤胆忠心、为民情怀。随后队员们前往烈士们的墓区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二)探寻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成员荣兴中来到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位于肥东县撮镇瑶岗村。纪念馆于1984年4月成立,1985年对外开放,隶属肥东县文化局。小队成员参观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群、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院内、渡江战役总前委参谋处和邓小平我说、陈毅卧室等。馆内文物有徐向前元帅题词(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陈毅当年用过的501电话机、总前委参谋处处长王德当年用的铁皮箱以及渡江胜利纪念章等。了解了这段革命历史。
(三)探寻皖东烈士陵园
7月11日早上10点实践小分队成员张妍、承思、王彩月、徐诗澳到达位于安徽省来安县城城东的半塔镇,接下来一行人走进皖东革命纪念馆,在馆内,写着779名抗日英雄的名字,其中一位牺牲时年仅19岁,正和大多数队员年龄相仿,所以应该让这种精神继续传承,玻璃柜还展示了了陈毅军长及张茜夫人送给房东女儿结婚时的枕头罩,经过时光的清洗,依然能看出那个年代所传递出的宝贵温情,还有一幅幅老照片、战士遗物等,这些物品真实的再现了革命烈士浴血奋战、为国家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更像是一场交错时空的对话,让“三下乡”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最后一行人来到了塔山保卫战旧址,拾级而上,纪念塔矗立在塔山之巅,正面题写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遒劲的大字,塔顶屹立着身背斗笠、大刀、持枪远视、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讲解员告诉红色革命文化小分队队员们半塔保卫战的起始、发展、以及我军将领面对严峻形势时的作战指挥,半塔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固守待援、出奇制胜的范例,在我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半塔纪念塔前全体队员伫立默哀三分钟,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实践感悟
红色教育是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数不清到底看见了多少个墓碑,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烈士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为祖国、为人民奋斗,无悔的舍去了他们的身躯。让我们这些享受着他们拼死捍卫的成果的人不得不对他们的所为肃然起敬。烈士们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他们用生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记在心。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份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王彩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5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