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巾帼不让须眉勇,红旗渠上半边天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魏红涛

上世纪六十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

千里,引来漳河之水,润泽林县大地。

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妇女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生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红旗渠的半边天被林县妇女顶了起来,巾帼丝毫不让须眉。李改云作为当时林县井湾妇女队长,是当时的杰出代表。

7月14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实践团全体队员前往李改云奶奶家进行采访,实践队员围着李改云奶奶坐下,细心的倾听着李奶奶讲述当年修渠经历,并认真的记着笔记。

一进门,李改云奶奶胸前的党徽就显得格外的耀眼,作为当时红旗渠施工队妇女队队长,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修渠前,李改云奶向领导请愿说:“这次修渠我必须去,我是妇女营营长,我更是青年党员,我应该到修渠的第一线,我不带头谁带头?”

李奶奶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林县的缺水困境和领导群众誓改林县山河的坚定意志。群众们想,一人一米,十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便是无穷的,即便用手“抠”也能抠出一条渠来,然而现实情况是“面朝漳河,背靠崖”,缺少工具、缺少粮食、缺少经验,修渠举步维艰。但林县人民并没有放弃,“工具口粮自己带,炸药石灰自己造”,自力更生的口号响彻云霄。

李改云作为妇女队长,在工作中关心姐妹们生活,深受大家爱戴,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她主要负责建设工地安全检查,时刻将安全二字放在首要地位,但在当年的一次塌方险情中,李改云却不顾自身安危,转身救下了十六岁的郭焕珍,自己却埋在了乱石之下,失去意识,险些丧命。李改云在危难之际却仍然想着红旗渠建设,对带队团支部书记说:“我没能完成任务,如果我死了请别把我带回林县,就把我埋在红旗渠,让我看到渠水西来,我信用社还有10元存款请你帮我把它交了党费吧。”李改云身上所展现共产党员的勇敢与坚毅被林县县委点名学习表扬,李改云担任队长的刘胡兰突击队被改名为李改云突击队,激励着广大修渠人。李奶奶面临生命危险,却仍时时刻刻心念红旗渠的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动容。

李改云说,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红旗渠,没有杨贵书记的果断决策就没有红旗渠,没有林州人民群众的团结奋进就没有红旗渠。李改云告诫年轻人要“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为人民服务,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红旗渠来之不易,红旗渠精神来之不易,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百年初心跟党走,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为响应“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主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的队员们拜访了三位修渠老人,了解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党的重大作用。不论是任羊成同志还是李改云同志,进入…
奋斗永不止步,梦想从未停歇
为了学习和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发扬红旗渠精神的现实意义,探究红旗渠精神的现实价值,2021年8月2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调研实践团前往红旗渠纪念馆…
踏寻淄史队走进东高村: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爱国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了解淄博抗战发展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8月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踏寻淄史队到达山东省淄博市东高村的进行为期一天的下乡调研活动。一,重走抗战之路,参观党员基地。学…
化身点灯人,点亮孩子们的一盏灯
时间如白驹过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筑梦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的三下乡已经圆满结束。时间流逝,但经历过的所有都历历在目,感受过的点点滴滴也都永存心间。回想起下乡的这段时间,酸甜苦辣都是回忆,一分一秒都很…
禁毒访谈实录,我们并肩前行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7月22日讯(通讯员:梁云)为进一步了解禁毒现状,学习禁毒知识,2021年7月22日,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防范毒品滥用,共享健康人生“禁毒宣传教育调研团之延安分队来到延安…
萤萤之火不会因为时间而停止发光
七月暖风中,蝉鸣万里空。与君比肩行,同筑萤火梦。今年七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火之行青仔公益暑托班”的团队再次来到泰州海陵区城东街道,满载热情,全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在这激情的…
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海水万亩稻田随风飘荡
城阳区桃源河南岸,一项“农业革命”在此启动——城阳区发展智慧农业4.0,首个项目与袁隆平团队、华为公司合作,“拓荒”盐碱地并种植抗逆性作物,将上马街道万亩盐碱地通过四维土壤改良和物联网等技术,开拓…
走进泾县红色老区,关爱革命区老人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东学子三下乡:缅怀叶剑英先烈,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网梅州7月30日电(通讯员黄恩卢炯均)7月16日,为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学习先辈先进革命精神,传承与发扬先辈意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三下乡队伍“善水队”在梅县虎形村参观了叶剑…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太行山下,坐落着这么几座小镇,它们由无人知晓的小山村发展为远近闻名的新时代网红村。小山村的改新换貌,离不开村民的艰苦奋斗,离不开科学正确的领导,更离不开小镇人民心中蕴含的那股“劲”。河南财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