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粮食生产、贸易和运输均遇到重大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禁运或限运对国内粮食加工部门产生不可避免的冲击。对各国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与粮食供应问题的关注,粮食储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农户收入大幅降低,粮食市场发生相应变化,农民生计表现出了很强的脆弱性。为了解疫情对于农户储粮意愿的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手里,我校经管学院农户粮食储备行为三下乡调研队于8月7日至8月10日前往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卜家湾村、白家硷乡高家渠村进行调研。
8月7日上午,调查队伍乘坐大巴车从绥德县城出发前往张家砭镇。抵达后,队员们首先在张家砭镇政府了解镇里的大体情况。张家砭镇地处绥德县西部,耕地类型基本属于山地,灌溉极其便利,种植粮食以玉米、土豆、高粱和黄豆为主,农业生产仍然是当地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8月7日下午,调查员们开始了为期4天的进村调研。调查过程中,调查员们两两一组分为三队分头调研,有效的提高了调研的效率。在问卷走访中队员们了解到,村里种植、储存粮食作物较多的主要是养猪、养羊的农户,一般以种植玉米为主,作为牲畜的饲料粮。玉米的种植面积在15亩左右,以保障牲畜一年的饲料需要。村民张进喜是村里的养羊大户,家里养了20头羊,每年依靠出售羊羔可以获得5万元左右的收入。队员们在调查中了解到,自疫情之后,玉米的价格上涨,一斤的价格从原来的1元涨到了1.4元,饲料价格也贵了不少。张进喜表示:“这一下给家里省了不少钱呢!”为此,他今年还多种了4亩玉米。
通过问卷调研队员们发现,疫情之后村民们的粮食储备意愿有所增强,特别是对于农业有较强依赖的农户。由于家中收入较低,储备粮食作为一家的口粮就显得尤为重要,疫情期间封村封路、停产停运的措施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农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生计脆弱的农户增大了种粮面积或者储粮数量以保障生活的稳定。
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农业生产中常会遭遇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在高家渠村,由于今年干旱严重,庄稼几乎要颗粒无收。村民王艳花表示:村里一小时85元的灌溉机井收费对于大多数农户都过于昂贵,因此村里很少有人用机井浇水,最后一年的辛劳付出都打了水漂,甚至连买化肥农药的投资钱都收不回来。
谈到关于是否担心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村民们都表示不担心有国家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信赖与自豪。正是因为这些辛勤劳动的庄稼人,才让中国粮食有绝对保障。一片黄土地养育了一方人,陕北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这一方土地不断播种收获,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均是他们劳动的见证。
通过调研,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莽莽苍苍的陕北风光,体验了陕北浓厚的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也深入到农村了解了农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队员们认识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队员周心怡表示:“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苦练本领,提升自我,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