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古今风雨,享苗寨风情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为了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在2021年7月8日邵阳学院“邵阳红”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实践服务团前往邵阳市绥宁县寨市古镇调研苗族非遗文化——-万花茶。
经过了两小时的路程,我们一行人终于走进了古镇,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古民居,群山环绕河溪流川,我们惊叹于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人文和优美景色充分融合的和谐。穿过古镇我们观察到家家户户在门前摆满了万花茶,老人和孩子都忙于制作万花茶,他们娴熟的手法足以体现苗乡代代相传的茶文化。
我们跟随指导老师上前探访了一家“万花茶专卖店”,我们了解到万花茶是绥宁县苗家的一种传统饮料佳品,用万花茶待客是苗家独特的习俗,是苗家敬客的上乘饮料,首次上门的客人,茶杯中大都有三片万花茶;假若是多次上门的常客,茶杯中就只放两片万花茶。饮茶时,主人还在各个茶杯中置有一枚特制的小汤匙,方便客人品茶。喝完茶后,杯子可不能随便乱放,要做到确切不误的置于端茶来的盘子中的原来位置上,或者等待送茶的女主人亲自端茶盘来收;苗胞用传统茶饮招待客人体现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使更多的人在此了解苗族非遗文化万花茶。
万花茶还是苗家小伙子和姑娘用来表情达意之物。当小伙子登门求婚时,假如姑娘中意,便在茶杯里给小伙子放4片万花茶,其中两朵为“并蒂莲花”,两朵为“凤凰齐翔”。如果姑娘不中意,不答应的话,那么,茶杯中就少了一片万花茶,仅有3片,并且都是些单只花鸟,求爱者若知趣,应起身告退。我想正是因为苗乡的传统使得万花茶文化传承久远,各民族的特色非遗文化也是由民族的传统留传下来。
很荣幸我们邀请到了当地的万花茶民间非遗文化传承人——康和平老师。走到城内区,康老师从家中搬出一张小桌板,一块冬瓜,两颗小香柚还有一把特制小刻刀。康老师提到万花茶要选用老熟的冬瓜和鲜嫩的柚子(抛)皮经过切条块,说着她右手捻着小刻刀,左手捏着冬瓜片,精雕细刻着万花茶,不一会,一只小兔子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制作万花茶没有特殊的图案,当我们想到什么就会雕刻出什么,随性而为,我们更多会雕刻喜鹊寒梅”。吉祥的图案,表达着苗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把她们对生活真挚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全部雕进了美丽的万花茶。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康老师雕刻出了喜鹊寒梅、孔雀、富贵竹、蝴蝶等吉祥图案,但是万花茶的制作还不止于此,康老师介绍到经过雕镂的万花茶,还得再经过一番功夫。将之浸泡于稀稀的石花水之中,让它去掉生涩苦味,接着与明矾、青铜一起用文水煮沸返青的方法,使之仍然脆嫩、新鲜。然后再把水沥干,添加等量的白糖、桂花香精或少量的蜂蜜细心地搅拌均匀,再反复暴晒,达到透亮若白玉样子,方大功告成。饮用时,抓几片置于杯碗中,用滚开的水冲泡,就成为浓郁香甜、美名远扬的万花茶了。
“万花茶是绥宁文化生生不息的象征,是绥宁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的呈现。”康老师提到。但是目前对于万花茶的非遗文化的技术传承一般以家庭性为特征,母传女或媳口传身授。由于万花茶制作过程繁琐,并且受现代文明进程加快和少民族汉化的日趋加重,致使生活、礼仪习俗逐渐改变,年轻人很难雕刻栩栩如生的万花茶。
万花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图案,更是一段记忆,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此次调研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在加强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更要发挥非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作为设计类学生,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进步,采用兼容并举的方法取长补短,结合西方设计的优点和长处,洞察世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将中国的和世界的相结合,使我们的非遗文化走的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