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剥”一粒米
每天我们吃的大米是如何加工出来的,你想过吗?每一颗饱饱满满,晶莹剔透,可是它原来是长成这样的吗?以前还没有生产机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加工大米的呢?今天,我们调研小组终于将它搞明白了。
依然,我们走进了随简陋却处处充满“生命”的陈列馆,在刘映升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逐一参观陈列馆。我从未觉得陈列馆的陈列物有一天会用鲜活的生命向我讲述它的历史。每一件器具,都有刘映升老先生为其亲自作的打油诗,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然而看似简单的打油诗,老先生却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在里面。在这上百件农耕器具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纯米的加工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砻子(脱壳)→风车(米与壳分离)→吊筛(未脱壳的谷子与糙米分离)→石碾(糙米到纯米的加工过程,糙米下面铺上谷壳)→风车(谷壳被磨成糠,进行糠与纯米的分离)。这看似简单的纯米,加工过程却如此麻烦,“砻子似磨不是磨,木头竹子非石凿。大米白面千般苦,磨子磨粉砻脱壳。”这首诗,说得非常到位。
刘老先生利用黑板板书与亲身实践操作演示,给我们讲解了加工稻谷的材料,向我们亲自展示了纯米的加工过程,生动形象,非常富有感染力。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个农耕文化引进我们的小学课堂,让孩子们去了解农耕文化,包括纸扎艺术,泥塑艺术,草把龙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想要回到乡村,小孩子其实也不例外。下雪了,孩子们向往的是外面雪白的世界,雪花的美好,而不是坐在教室里面读死书,死读书!可见,农耕文化这种回归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呼唤着人们的本性!
“这不是我的力量,也不是我家人的力量,这是文化的力量,是软实力!”刘映升老先生如此说道。现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突出,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污染、淡水资源匮乏、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等问题,是不是我们搞丢了老祖宗的流传的东西而受到了惩罚?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必须传承发扬。巴渝农耕文化只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很小的一部分,很多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并且需要在保持原有精华上向前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有义务去传播传统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青春飞扬·夏风之声志愿服务队张小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