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革命精神,为了让人们知道国家繁荣昌盛的来之不易,为了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工学院实践团赴遵义红色景区“红军山”和“娄山关”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土生土长”的优势,为大家呈现真实的足迹,且看,那英雄的地方。
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追寻红色记忆,缅怀红军英雄。7月17日上午10点,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贵州遵义暑期实践团8名同学来到遵义市红军山红色革命景区。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建在小龙山上,人们习惯称其为“红军山”,300多步阶梯,当思其来之不易,更应知国家来之不易。红军烈士纪念碑、邓萍烈士墓、红军卫生员墓(红军坟)等告诉我们,英雄无处不在。
上午10点,团队成员集合完毕以后,开始攀登红军山,不久便到达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小队一行人先为烈士们献上了准备好的鲜花,并站成一排,向伟大的革命事业献身的先辈示以最大的敬意。 随后大家站在纪念碑下听工作人员讲解纪念碑上一个个响亮的烈士英名,无不把大家的思绪带回七十年前红军浴血奋战的场面。因为他们,鲜红的五星红旗更艳了;因为他们,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了四渡赤水。那一刻,我们的心体会到了血与火的惨烈,乾坤扭转的激情,体会到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是经过了怎样的艰辛与苦难。驻足陵园的红土地,他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辈和红军战士,为了把处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胜利引向光明,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多么的伟大!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生活在没有欺辱、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非常幸福,但我们不能忘记给予这些幸福的创始者,他们的精神无限伟大,如今我们要以新时代、新人类、新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继续完成前辈们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宏伟目标。
继续向前,来到“邓萍烈士之墓”。陈彬杰同学在邓萍同志墓前感慨道:“邓萍同志牺牲时年仅27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但是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国家。他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军团级将领。对比20多岁的我们,当深知先烈的伟大,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邓萍同志牺牲情景雕塑上刻着“后来,张爱萍回忆邓萍牺牲时的情景曾说:军团参谋长邓萍和我一起来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并对我说,突然他的头栽到我的右臂上,我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他那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殷红的热血已染满我的衣裳。邓萍是不幸中弹的,还没有来得及说完要说的话,就悲壮的牺牲了。”这样一段话。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红了眼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水思源,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巍巍娄山关 浓浓爱国情
7月18号,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贵州省遵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为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前往娄山关,参观娄山关战役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体会长征精神。
上午九点整,实践团于遵义市茅草铺汽车站会合,购票前往娄山关,途经四十分钟车程到达娄山关战役旧址山脚下,在实践团还未到达旧址位置时,便领略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气息,道路两旁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半个小时过后,实践团抵达娄山关旧址,在遗址入口处,一面巨大的石壁上刻写着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所作诗歌《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顿时感受到了娄山关战役的激烈与艰辛。
随着参观路线,实践团等人首先来到娄山古碑,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古碑的真正含义,之后众人来到长空桥,桥上两旁的钢索上竖立着约百面红旗,尤为壮观;渡桥之后来到战役战壕旧址,战壕中有红军战士们的石像,一眼望去,战士们精神饱满,深刻的感受到了战壕中红军战士们英勇奋战的飒爽英姿;最后,实践团等人来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在馆中,经工作人员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娄山关战役在内的遵义地区战斗路线,多次迁移的战斗路线反映了红军战斗战略的明智;于下午三点左右实践团等人乘车返回,结束娄山关战役遗址的参观。 娄山关是黔北第一险关和咽喉要道,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遵义地区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也是遵义会议精神指导下的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娄山关见证并承载了红军长征在这里展开的两次英勇善战的光荣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福山。
没有烈士们流血的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巍巍娄山关,充满着无数英勇的气息,满载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一直有人在负重前行,无数英雄护我华夏,山河儿女悦然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8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