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勇当时代青年”来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境内的刘集红色旅游区,刘集村作为中国早期基层农民革命斗争的先行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实践队成员将在这里通过参观展厅感受红色经典文化。
初到纪念馆,了解建馆历史
“这里的小米绿豆稀饭曾喂养过中国革命,这里的棉花粗布曾包扎过民族尊严,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孕育了中国早期基层农民革命斗争先行村……”在讲解员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实践队成员感受到了刘集村浓厚的革命与斗争精神。来自山东东营的实践队成员张子豪激动地表示:“长长的刘集地道,凝结着多少革命前辈的智慧和心血,这里承载着一批批爱党青年对入党誓词的重温和信仰,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发扬和传承这种革命精神!”
通过进一步参观,实践队成员了解到2020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对2011年建设的《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进行了改造提升,纪念馆共分为《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和《共产党宣言》在广饶三大部分,通过丰富详实的史料讲述《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参观纪念馆,领悟革命初心
纪念馆以时间为纵轴,以重大事件、重大成就为横轴,通过丰富的史料、图片、实物、模型等,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技术,全面立体回顾了从《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发展,一直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实践队成员对纪念馆进行了认真的游览,当看到刘集惨案,看到纪念馆墙壁上牺牲者的姓名,忍不住感慨革命先烈在敌人面前的无畏精神,敬佩刘集支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勇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整个纪念馆中,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当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全国仅存12本首版中文全译本之一的《共产党宣言》,这也是唯一在农村党组织中传播、保存和使用的版本,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不言而喻。纪念馆还原了震撼人心的“火海救书”场景,它讲述了革命先烈刘世厚在日军放火烧村的情况下奋不顾身保护《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正是凭借革命先辈用勇气与鲜血浇筑而成的精神,这本《共产党宣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本革命文献与广饶革命的风雨紧密相连,为广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广饶人,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饶人民用信仰与忠诚,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生动的实践传承发展《共产党宣言》精神。
对《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区域的参观,更是激发了实践队员的许多感悟。实践队成员王梓荣表示:“作为一名语言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翻译工作的艰难以及重要性。没有对《共产党宣言》的准确翻译,就没有中国革命的今天,他们的努力值得我们的敬佩。”
坚守初心使命、永葆革命信仰
虽然参观很快结束了,但是带来的震撼却久久不能散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共产党宣言》发出的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的时空,经过千锤百炼更加耀眼夺目,照耀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国的百年命运与《共产党宣言》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焕发出勃勃生气和强大生命力。“革命人永远年轻,奋斗者永不止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当勇立时代潮头,昂首迈向新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作为本次参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实践队队长张世锦表示:“我们团队成员在学校刚刚参演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话剧《陈望道》,通过此次参观更加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品味到了真理的味道格外‘甜’。”
作为实践队开展“重温红色地标,感悟革命精神”主题系列活动首站,参观刘集红色旅游区有着特殊含义,为实践队后期重走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地标,传承红色基因,延伸红色能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5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