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村毅行匠心守护 | 研村容村貌乡土景观,文化民俗发掘保护进行时

来源: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方楷文 胡秩铭 陈新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实践启程怀着对乡村的憧憬与使命感,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匠人技艺、匠人精神为切入点展开乡村调研,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策略,并以擅长的手段做好宣传工作,助力乡村文化与特色的弘扬。

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团队,从多个角度认知乡村振兴,教育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消费振兴,以规划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特长,文化教育方面的提升改善尤可发力,儿童教育的振兴有助于提高乡村本土人对于自身文化背景的认同,未来带动家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

赖坊 · 古建明珠拾遗

在赖坊村,对于风格各异的民居古建印象尤为深刻,虽然同在一个村落,但建筑的形式却丰富多样,木构与石构是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其中,出于装饰建筑而进行的雕刻设计以多种方式进行,并将传统纹样如狮、龙、祥云等生动展现。为营造旅游线路,对于村内道路也以仿古形式进行铺砌。

一树樱花舞春落,满山茶香拂心房,得赖天光好颜色,坊台亭阁近此乡。古厝栉比各具特色,以农业种植为主配合旅游业发展,摆五方之民俗见证家族之传承,见此乡,山远水长也值当,古路绵延跫音绕梁,兴许迷途难知去路,以古建特色元素提取做路标文创,为赖坊助力文旅开发。

与赖坊村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后,深入了解到赖坊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赖坊村未来的发展将聚焦于旅游开发,其实乡村发展的主流方向多集中于文旅开发,但避免千村一貌的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提取乡村特色,结合本土文化,赖坊村以家族珍宝传承闻名,家族传统乡村习俗或可能以亲民而合规的方式展现出来,配套樱花园与茶园丰富的景观节点进行营造。

青水 · 畲乡民俗收藏

青水村是实践团队自行前往的另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海拔700多米为这里带来了凉爽的气候,青水镇政府与乡村融合在一起,在步道的指引下便能深入乡村看到成片的田地与黑瓦白墙、屋檐起翘的传统古建筑,这是历史铭刻下的珍宝,传统观念为古建筑的保留起到重要作用,也为现今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畲乡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不断深入去了解,畲族刺绣完全人工完成,古早时候相对于传统包容的氛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绣服饰的传播,但时代发展的同时,民族服装逐渐因为刺绣传承的困难以及人们了解程度的降低而淡出大众视野,但其丰富多变祈求幸福的图样依然有着难以言说的精彩。传承匠人们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文化之保护更需要多方协作之力。民俗文化的光芒正因为其历史底蕴而历久闪耀。

参与到竹竿舞的体验当中,欢歌鼓舞的气氛使人轻松融入,交互式的体验在短时间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陌生人在此刻也都合作去完成畲乡民俗体验。

黑狮败阵开闽王,五蝠剪纸竞绣娘,青竹锵锵载歌舞,水波粼粼瓜田香。畲乡民俗多样,以民俗街为载体集文化服务中心之全力打造“青水畲寨”文化标识,保留大量百年古建铭刻“黑瓦白墙、屋檐起翘”的传统基因。农业发达以“互联网+”开创“四个万亩”新局面。驻青水,当享四季风光,趣味良多且须慢慢体会。

三欧 · 乡土景观刻录

最基本的材料——砖,在匠人们的手中焕发出无限可能,原本隐藏于建筑立面之内的砖在微景观中展现出多样的变化,从立面到平面,从顶界面到底界面,从平面到立体,红砖不再不起眼,而是匠心独具的表现。

耕读传家是三欧村的文化源流,这在微景观中也有所体现,耕牛的意象与废弃的农具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废弃荒地的提升改良。出砖入石的传统闽南建筑特色在微景观中得到全新演绎,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废弃建筑材料以及老厝内的废料,他们的结合既是全新的尝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将本土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古厝宗祠在三欧村依然屹立,繁复精美的图案自不必说,对于祖先的文化传承恒久不辍。家风家训的承袭也为三欧村培养了众多成才的学子,村里的文化广场也能见到祝福金榜题名考生的横幅。

针对三欧村优秀的微景观作品,经过实地测绘,形成了大量图纸,将微景观的布局、材料区别、植物设置、尺度大小一一作了整合汇总,可以看出,三欧村的微景观植根于三欧历史文化,将自身的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并不是单纯地打造景观,而是符合本土特色的乡土景观,并在满足视觉观赏的同时,以丰富多样的空间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可能,包括下棋、休息、唱歌、欣赏音乐喷泉、回顾历史等。这是村民在村长带领下自发组织的营建活动,同时吸引了高校师生以及设计师等的共同关注,完成了群策群力的智慧表达。

三欧村人口构成较为丰富,以基金会为代表的海外侨民,为微景观搭建出力的捐款捐地的村民,从事民俗——南音演唱的老年社群,以及普通村民老中青三代,与他们进行交谈,可以感受到村民们的质朴,对于生活环境提升的满意,对于景观营建的支持,这对于未来进一步的古厝修缮,内部功能置换外部社工引入是良好的环境。

三欧村的微景观以及文化节点众多,为帮助开发文旅研学路线,以手绘地图为基础展开路线规划,景观节点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场地,不止在于相关建筑营造知识的学习,同样还能将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内心,养成对于乡土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耕读传家立基业,南音氤氲古厝朗,三顾乡土景观林,欧阳家风足为训。实践出真知,反复尝试实体搭建铸就了独属于这一方乡土的景观,建材废料古厝朽木皆化为神奇见证三欧村村容村貌的提升,村民协力共襄美丽乡村建设之举。面线的历史留在墙上,溶于血液,用辛勤灌注一代代人的成长,丝线的发展带动乡村,轻工厂推动乡村振兴。匠人的智慧历史的光芒,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们的视角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推广更多乡村打造发源于自身的微景观。

古村毅行匠心守护,下乡去,看乡土中国,守中国之乡土文化;创新章,看匠人匠心,传工匠精神莫忘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5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玉兰社|“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总结

导语2025年4月17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策划的“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在校园内成功举行。活动以谷雨节气为契机,通过传统拓印手工实践与节气知识互动,带领参与者深…… 张凯迪 周岩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预告

导语谷雨生百谷,春意渐阑珊。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气文化,增进青年学子对农耕智慧的认知,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7日举办“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以拓印手作、节气知识竞…… 张凯迪 周岩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总结

2025年4月10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在13号教学楼407教室成功举办了“弯飞清明,情思寄远”清明节主题活动。活动以手绘风筝和清明知识竞答为主要内容,吸引了40余名同学积极参与,大家通过……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预告

清明风起,万物生辉。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深化节日人文内涵,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0日14:30至16:00,在13教407教室举办“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文化活动。活动融合手绘纸鸢创作……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总结

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同学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玉兰社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成功举办了“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手工创作与摄影比……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预告

“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玉兰社线上春季主题活动即将启幕为迎接春日盛景,激发学生创造力,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举办“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总结

近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举办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活动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传递温暖与正能量。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预告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里,一场充满温情与意义的活动即将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园内拉开帷幕。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精心策划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将于2024年11月28日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汲取红色力量,争做进步青年 ——社会实践总结感悟
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于落下了帷幕,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征程—重走百年复兴路”第四小分队队员们圆满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多彩,整个团队在实践前认真的策划;在实…
探访当年农家,展望乡村振兴
今年暑假,为深入了解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系乡村,入微民生”实践团队前往著有“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之称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展调研活动。团队重点参观了沈浩同志纪念…
淮师学子2021年计科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
淮师学子2021年计科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在本次暑期实践中,我们红探小组九人,在8月21号先后到达凤阳县,并在22,23号两天开展了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也在23号晚结束,并取得圆满成功。在…
追寻红色记忆,领悟红色精神——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
为了追寻红色记忆,领悟红色精神。7月13日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征程-重走百年复兴路”第四小分队的队员们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县级革命博物馆…
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征程-重走百年复兴路”第四小分队的队员们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追寻红…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活动第二天工作纪实
昨天的活动完美地完成了,今天实践队开始了第二天的安排。如昨天一样,队员们先是在腾讯会议上讨论安排了今天的任务,先是联系了活动当地的相关人员了解光伏发电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在交流中我们得知村内很早…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学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了学好党史,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的革命奋斗精神。7月11日,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征程-重走百年复兴路”第四小分队的…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赓续精神血脉,书写‘赶考’新篇
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历史,党与人民在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是立党强党的重要支柱和汲取营养的精神源泉。西柏坡作为革命圣地,党中央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
【杏林春暖,橘井生香】支教行章广,岐黄进课堂
支教行章广,岐黄进课堂夏日南方绵长,7月1日暑假刚刚拉开序幕,南京中医药大学“童心向党,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早已收拾好香囊,向安徽省滁州市章广中心小学进发!车程漫长,沿途经过地铁,高…
海大学子三下乡:柚香话梅州,优产助振兴
中国青年网梅州7月24日电(通讯员洪国展林清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