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我的红色日记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寻访红色星火,传承时代使命”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开展了红色人物访谈活动,将老革命、老党员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记录成册,谱写成“我身边的英雄事迹谱”,激励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团队成员李秋艳线上采访了河北省邢台市的退休教师张凤琴。
投身乡村教育,托起未来脊梁
张凤琴,1945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52年党龄。她在毕业后就投身于乡村教育领域,现已退休21年,曾获得中小学高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校硬件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可是下一代的教育不能松懈啊。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凤琴决定回到家乡去教书育人。当时的教育环境非常差,土坯房、牛棚等建筑物均可作为教室,一块木板涂成黑色便是黑板了,碰到雨天教室还会漏雨,课桌也是用泥和砖头垒起来的。当时大人小孩都是吃搀着糠的窝窝头,大人忙于生计也没时间管孩子,就产生了“土桌子泥孩子”的说法。张凤琴当时还专门买了把剪刀给孩子们剪头发,看到他们的扣子掉了也及时缝上,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学生们。
村子里有十几个老师,有公办教师,但数量远远不够,便在村民中选出高中或者初中毕业生,雇佣他们为老师。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3元,也有以不做农活便记工分的报酬聘用的民办教师,总之,民办教师的待遇实现形式五花八门。像张凤琴这样的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教育的先行军,是教育长途中的先行者,是他们开辟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扫盲、普九、识字夜校等基本上全是民办教师在唱主角。
张凤琴讲:“虽然我学历不高,但我培养出来的孩子有出息啊,有做教师的,有做工程师的,也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有的家庭三代都是我教的呢!”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更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当谈到这几十年的饮食变化,张凤琴也是十分感慨。当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吃饱就行,平时就是窝窝头、咸菜配上稀饭,不像现在的小孩儿都开始注重营养均衡。“这也说明上一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给了你们更好的生活条件,你们也一定不要辜负前辈们的努力啊,珍惜粮食,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通过此次采访,团队成员李秋艳感慨:“在采访过程中,张奶奶也一直在强调:‘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啊,将来要为社会做贡献啊,你们都是最棒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也必将不负老一辈人的期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学到的东西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