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对话农场主 解乡村振兴之缘
为了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历史文化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舟山马岙街道心亲农智慧农旅示范园拜访农场主孙舟恩,倾听他与农业的奇妙缘分。
论农场名意义,忆创业初心
孙舟恩是定海区马岙镇的一位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农场主。当谈论起农场起名灵感时,他告诉我们有两个名字,最早叫心亲侬合作社,另一个是心青农果蔬专业合作社。除此之外,在2015年根据原心青农谐音转化注册现心亲侬商标,而这个商标也具有自身特点:商标为5个大米形状的点,褐色是远古,蓝色是未来,褐色是土壤,白色是大米,红色是西瓜。据了解,刚开始农场以水稻为特色,后来孙舟恩利用自己十八年西瓜种植经验,将其打造为了以西瓜为特色的农场,并且该农场是舟山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所有作物按照绿色标准生产,孙舟恩很好的落实了国家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这就是该农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谈论起农场创业,孙舟恩谦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切都是误打误撞的,“我是初中毕业的,在私企上班,喜欢阅读一些杂志,在无意中翻阅到与农业有关书籍时,就被吸引住了,感觉还蛮喜欢这个的,于是开始慢慢尝试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就这样,孙舟恩一直专业地将这件事做到了现在并且不断地在继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农场。
孙舟恩在发展农场的这条路上之所以走的这么好,必然离不开他本人的坚持,他将自己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做了十八年,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进步,推动农场越来越好。
紧跟国家号召,探索发展模式
孙舟恩认真地说道:“从农场角度来讲,是要生产良心产品,为了消费者,生产一定要安全,提倡优质优价的理念,绿色产业是一个发展趋势。”听完这话,队员们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作为一名合格的产家,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用优秀的质量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心亲农合作社跟传统意义上的农场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种植农作物的地方,更是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摸索与体育相结合的模式。孙舟恩指出:“在人少地少的舟山,我们更倾向于日本、台湾模式。学习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到了瓶颈期,到了一定规模再发展很难再突破,农业生产规模化成本太高不现实,从2017年开始在2018年在试着去探索这种和学校接轨的模式,先跟幼儿园探索,借鉴亲子家庭活动模式。”在农场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对于双方都有重大意义,在农场来说,是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农场与学校对接,为农场产品、客流做引流。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一方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加劳动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食品教育,当今孩子缺少食品认知,让孩子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懂得劳动的艰辛不易。
人大代表带头进行机械生产,在摸索中逐渐完善
孙舟恩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的带头作用帮助大家改写了马岙的历史,他带头合资八台插秧机供农户免费使用,从手工插秧、人工撒种等传统种植模式到机器灌溉、机械生产,从经济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亏本的,但是如果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话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服务人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岙的整个手工插秧的历史。而在未来,农业将会是以科技发展农业为主、智能化农业发展教育。
据孙舟恩所说农作物损耗是农场的一大问题,农场中有许多观赏性的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如果没有其他的想法的话,相对来说它的价值就会仅限于观赏,这样就会造成浪费,所以对于这些食用性不强而偏向于是观赏性的农作物,农场会选择跟摄影协会和学校合作:观赏性的作物采摘后作为道具使用,通过收费卖出由此制作的装饰品;同时喜欢田园风格的游客也可以使用这些农作物拍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观赏性农作物的经济价值。
农场发展到现阶段,未来的方向是研学。2020年2万多人次来此参观,多的时候一天高达1000多人,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接待难度。而这几年通过实战和学校反馈,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在农作物知识讲解这块仍有不足,在农场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7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