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地学习日照红色文化,赓续先烈精神,汲取前行力量。7月19日,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赓续星火”实践队成员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周羽柔和刘一菲参观了位于日照市两城街道的安哲纪念馆。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纪念馆紧紧围绕红色基因传承主题,在广阔的岁月长河中定格日照暴动、日照党组织建设等画面,追忆为日照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展厅虽小,但其中蕴含的历经磨难却仍然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才是最大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在安哲烈士身上尤为明显。
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者,黄埔军校的学生,日照革命活动的领导者,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这是人们对安哲的印象。但印象不是定义,他的人物形象是难以被一两个语言符号所局限的。他是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儿子,是丈夫。人们对于革命烈士,往往只看到了他们为革命活动所作出的贡献,认可了他们身为革命先驱者的身份,但恰恰容易忽略革命先烈为人子、为人夫甚至为人父的身份。安哲烈士为坚守自己的革命信念,选择逃离传统家庭,在各地组织领导革命活动。这样的选择放在“小家”的角度,对家人是有亏欠的。但放在大角度,这是一种英勇的壮举。这种存在于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的选择从侧面更能显示出革命志士的伟大。在那个硝烟四起、战火频发的混乱年代,安哲烈士立足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放眼整个中国社会被帝国主义侮辱、蹂躏,选择为“大家”流尽最后一滴鲜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安哲烈士的抉择同时也是无数共产党人的选择,他们同样也有家庭的顾虑,但无一例外选择了为国家、为人民、为中华民族上战场,打退踏上祖国领土的侵略者。历史上大约350万川军出川,参与抗日战争,他们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丈夫,谁的父亲,我们现在无从得知。但我们需要谨记正是有这些大无畏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烈士,胸怀千秋伟业,我们才有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崛起,才有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是中国百年伟业中的绝代风华,永存于世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深入学习“四史”,有助于我们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使命担当,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担责。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通过这次日照市安哲纪念馆之旅,近距离地感受了日照红色文化。的确,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并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应该深入实地传承红色基因。就像林希元曾说的:“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只有真正在实践中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反正只会停留在假大空的理论学习层面。同时,面向当下全球格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正日益向着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方向发展,我认为我们在继承革命先驱革命精神的同时,也需要从外国历史中汲取营养,吸取历史教训,从而最大可能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广泛团结多个社会社群,从而形成强大的推力,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多个体力量的聚合也会最终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4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