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最后一课“变废为宝”实践课程顺利开展。本次课程由成蹊队队员陈舒婷、钟世乾、许沛艺主讲,主要通过利用纸巾筒制作成笔筒,牛奶盒制作成收纳盒,介绍日常生活中可以变废为宝的资源,使学生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旨在在培养学生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在引入环节,老师陈舒婷提出两个问题“日常生活中什么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变废为宝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活中的可利用资源,他们积极发表了自身看法。老师通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视频详细教导学生如何制作收纳盒后,课堂进入了手工制作的实践环节。学生打开摄像头跟随许沛艺和钟世乾两位老师的讲解,动手将废弃的牛奶盒制作成笔筒和收纳盒。其中,葛家琪、江谨安、毛逸轩等同学,不仅十分迅速地完成了资源再造,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想法和创意,用可爱动画表情装饰笔筒,或用独特图案装饰牛奶盒,或用精美贴纸装饰牛奶盒,最终呈现出一个个精致的作品。
在课堂最后的展示环节,毛逸轩和江谨安同学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分享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技巧。在谈到对本节课的感想时,他们表示非常开心能够和大家一起进行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课堂,感受到了变废为宝所带来的浓浓乐趣及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在线上的实践活动,成蹊队队员面对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更直观地向学生讲述制作步骤。在经过反复的考量和试验后,授课老师们决定提前录制教学视频提高课堂效率,保留制作时间,最终课堂效果反馈良好。“多一次回收,多一份价值。变废为宝是创意生活的体现,能够让学生明白变废为宝对于环保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践行变废为宝的习惯,就是本节实践课程最大价值。”陈舒婷这样评价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蹊队坚持“认识-理论-行动-实践”的教学行径,引导学生将真正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变废为宝”是本次“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课,但却是学生创意生活的第一课,期待看到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0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