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情怀家国,低碳共行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低碳学堂5+1”及红色之旅系列课程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涂咏珊

回望百年心向党,不忘初心致青春。为响应国家号召,勇担时代之责,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开展“云支教”,推出主题课程“低碳学堂5+1”和特色课程“红色之旅”,紧贴时代热点,展示历史风华,厚植家国情怀。双系列课程贯彻落实国家“低碳环保”与“学习党史”的方针政策,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树立其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青年担当和责任意识。

“碳达峰”、“碳中和”在今年两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为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合力,成蹊队结合常德市发展愿景,推出“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开展了一次高校与地方联动的生动实践。“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包含5门理论课程和1门实践课程,旨在从“认识-理论-行动-实践”路径出发进行层层递进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了解各类环保低碳知识,亲手体会实践乐趣,进而体悟国家低碳环保政策的“中国担当”。理论课程围绕“低碳之识、低碳之理、低碳之行”展开,实践课程围绕“变废为宝”开展手工实践课,让学生体会低碳环保的乐趣,进而养成好习惯。从普及低碳常识到宣传低碳理论再到变废为宝的实践,成蹊队通过“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逐步培养起学生对于低碳环保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养成低碳环保习惯。

截止目前,“低碳学堂5+1”已经顺利开展了四节理论课,结合低碳生活、全球变暖、垃圾分类以及禁塑令等社会热点从不同维度科普环保知识,增强学生人类与自然、青年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其中,成蹊“低碳学堂5+1”第一课《治疗地球,解密低碳》生动有趣,气氛活跃。课堂特别设置了抢答小游戏、环保卡片制作等活动环节,使学生在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上,学生们积极发言,表现活跃,在很多问题上大胆地提出了自身看法,对于不确定的问题会向老师询问,展现了他们的活力与求知精神。在抢答小游戏环节,学生们认真思考,踊跃抢答;在“低碳生活我能行”卡片制作中,江谨安、葛家琪、毛逸轩三位学生连麦分享,在阐述作品内涵时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表达自身见解,表现出色。“成蹊队和石门五小同学们的第一次课堂妙趣横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能继续陪伴同学们在知识与实践中快乐成长。”授课老师陈慧婷说道。轻松有趣的第一课,让学生认识低碳及相关理论,为之后的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接下来,成蹊队也将继续深耕低碳环保教育,开展好低碳环保系列课程。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华诞,成蹊队在线上推出一系列红色书信课程,带领学生开启红色之旅,与革命先烈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红色之旅作为特色课程,从《开天辟地,红船破浪》到《抗日烽火,家书万金》再到《解放战争,胜利曙光》,按时间顺序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峥嵘岁月,并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进程中体现出的伟大精神,如红船精神、抗战精神、革命精神等。书信解读、人物学习、精神挖掘三个板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致力于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唯有铭记,方知感恩和奋进;唯有担当,方显坚笃和勇毅。百年征程波澜壮阔,这堂党史必修课有利于学生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向先辈们学习用奋斗书写荣光,用拼搏装点辉煌,不忘前人之恩,继续前进奋斗。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增德,学史力行。《开天辟地,红船破浪》作为中国共产党史的重要篇章,也是学生们红色之旅的第一程。“红船的样子跟领导我们前进的红旗很像,所以红船能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品质的象征”。学生的回答略显稚嫩却又饱含深意,体现了当代少年对红船精神的思考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的认同。从他们的回答中可见不少学生对本课程有着浓烈的兴趣,对基本的红色知识也有所了解,课堂进行十分顺利。“这次授课初体验是宏大的红色课题,我本还在担心自己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但现在看来,石门五小的同学们对待课堂十分认真,对党史也有所了解,我对接下来的课程更有信心了。”授课老师潘卓茵评价道。“红色之旅”理论课程开展的同时,辅以朗诵课,歌颂爱国情怀。不少学生向老师反映,他们在朗诵之时,心中总能涌起一股骄傲和自豪感,这充分体现了党史直击人心的伟大力量。

党史教育和环保低碳是一生的课题,成蹊队会继续秉持初心,牢记使命,以大学生的担当和热血,做好红色传承者、低碳传播者,汇聚起推动中国持续、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成蹊队,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9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展青春之朝气,体爱国之情怀 ——哲社成蹊队顺利开展第三天“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7月21日,成蹊队顺利开展了第三天“云支教”活动。由成蹊队队员潘卓茵、陈舒婷、谢雨桐分别讲授“红色之旅”特色课程《开天辟地,红船精神》、“低碳学堂5+1”系列课程《分了吧,垃圾》和朗诵兴趣课程。潘卓茵…
企业节水,全民节水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
华水学子研究节水方法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
成长之路,时代之音
成长之路,时代之音希望与爱,从未离开,阳光终将会驱散阴霾。————题记人生如歌,成长如诗。我们在如诗如歌的璀璨时光中逐渐成长,或许某些事儿、某些人、某段时间让我们心生烦恼与悲伤,但是我们要懂得…
集约节水,学以致用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
集约节水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尽管地球上的水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
经验交流悟理论,解疑答惑学方法 ——成蹊队队员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培训
7月21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成蹊队”)队员林辉彪代表队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培训会。该培训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王…
师生齐力,共寻青红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线上“云支教”
7月21日是成蹊队“云支教”第三天。在成蹊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成蹊队和石门五小的同学们愈发顺利地相聚云端,在满怀热情的师生互动中度过了周三的“青红之旅”。红色的光辉拉开了一天的序幕。学生们在老师潘…
成蹊启航,云上相会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线上班会课
7月19日,成蹊暑期夏令营的学生们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班会课。为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适应线上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们精心准备了“你好,我的朋友”见面班会。虽有屏幕相隔,但学生…
匠心“云支教”,志愿展风华 ——哲社学院成蹊队开展成蹊暑期夏令营
7月19日至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云实践”的方式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50余名师生相约云端,开启一段环保教育与党史教育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