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西安理工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扶风县进行初步探索
教育是乡村的支柱,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乡村教育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改善。对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发现乡村教育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建议,2021年7月25日-26日,西安理工大学“振兴乡村,育人为本”: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小组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蒋明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开展第二站社会实践工作。
7月25日下午,西理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小组一行6人从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出发,向西来到扶风县。
实践队出征照片
实践队与段家中学姚老师合影(姚老师中)
实践队首先联系到了段家中学教师姚老师。姚老师从学校数量、学生人数以及分布情况等角度,向我们阐述了扶风县乡村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总体上较为重视孩子教育,通过微信群、家长会、开展法制教育(关工委)等方式,很好的建立了家校社之间的协同育人关系。但同时,“孩子缺少家长陪伴”、“老师不敢管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不完善”等问题在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是现阶段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和解决的几个关键点。而如何在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引导好学生,管理好学生,姚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例如,家长老师多交流沟通、减少学生负担、课后有偿服务等,以此来促进家校的协同育人。
7月26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扶风县明德小学附近的东关村四组进行实地入户采访与调查。
实践队与两名受访学生合影
在与三名学生,两位家长的交谈过程中,团队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在乡村教育中还存在较大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具体表现在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乡村文化活动欠缺、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欠缺、校园欺凌这几个方面。
实践队了解到,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与父母、父母与学校存在交流沟通脱节现象。与此同时,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忽视,令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不敢管学生”,尤其是校霸和问题学生,是目前乡村教育存在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没有完备的管理体系,家长的不理解,都是管理的较大阻碍。
实践队入户走访调研
此外,实践队通过采访学生发现,有的乡村学校没有运动会、很少上体音美课程,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乡村学校在文化活动有所欠缺,仍有待加强与完善。
7月26日下午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扶风县教育局,与扶风县教育局办公室王主任以及魏股长进行了座谈交流。
实践队与扶风县教育局办公室王主任和魏股长合影
两位领导从家长、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向我们叙述了目前所进行的工作、所获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的宝贵建议。
首先,我们要充分肯定现阶段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例如,扶风县教育局自2016年起一直坚持举办“公益大讲堂”活动,(疫情期间采取线上方式);学校每年举办两次家长会;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各学校设有家长开放日、建立家长委员会、考试让家长监考学生),以便让家长们亲身体会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好的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妇联、关工委、司法局、社区、检察院等社会组织或部门所进行的的扶风县家风宣传、开展法制教育巡展等,这些工作颇有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但同时,实践队发现,如何管理问题学生是一个难点。从团队了解的资料来看,问题学生在每个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30%,不仅数量大,而且初中与高中所占比例更多。所以,找到合适的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刻不容缓。
实践队与两位领导进行座谈
两位领导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步的工作,要多关注问题学生的家长,与之沟通与交流。依旧坚持实施家长委员会。此外,两位领导提出了一个新思路—设立“家长学校”,其目的是辅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发展与完善。
接着,团队成员来到扶风县第四小学,与吕校长进行交谈。
实践队与扶风县第四小学吕校长合影
吕校长向我们指出,由老人或父母一方管理的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1/3。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占总数的80%。因此导致家长难以沟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心理疏导等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现阶段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完备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系化,是造成学校不敢管理学生的最大阻碍。由此我们意识到,要想真正推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其重大作用,就必须要建立起顶层设计,对家校社起到引导、带动的作用。有了参考的标准与规范,家校社才能有具体的发展方向。
实践队与吕校长进行交谈
同时,吕校长也提出了“家长学校”这一概念,其在上海已经有所实行。吕校长认为,家长在育人之前,应当对其予以教育与检验。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先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家长的教育意识也必须到位。吕校长情之深、意之切十分令人感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活的乡村教育要叫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在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需求的时代大背景下,乡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必要性足以体现。本次扶风的调研基本结束,后续凤翔区的工作将继续展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