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院“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发展状况调查”暑假实践队
8月8日,由于疫情影响,我们的社会实践仍然在线上进行。小组成员共同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了一些淅川县的移民历史情况。
淅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设在丹淅平原上。然而,随着丹江口水库的蓄水,丹淅平原54.84万亩土地静静地躺在了烟波浩淼的湖底,其中耕地面积28.5万亩。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修建到1978年的20年里,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需要移民38万人,其中有20多万淅川人被迫背井离乡,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在当时,这意味着每3000个中国人、每250个河南人、每30个南阳人中,就有一个是淅川移民,淅川也因此成为全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可是,库区人,往哪儿去呢?
19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动员中原人口密集地区青年到西北支边。这些青年,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去到西北。就这样,他们从风景秀丽的丹淅平原来到了风雪迷茫的青藏高原,全被安置在了海拔3000多米的荒芜之地,住在土坏木板房里,过起了兵营式的屯垦生活。1961年,丹江口大坝开始围堰壅水,库区124米高程以下的居民需全部迁走,淅川需要动迁26725人。具体方案是:除三官殿区4310人统一迁往邓县安置外,其余移民允许在本省、本县、本地范围内投亲靠友,自由选择搬迁地点,每人平均搬迁费是170元。1962年3月,靠大干快上、土法上马修建的大坝因质量问题被迫停工,移民们欣喜若狂,以为丹江口水库不再修建了,便纷纷在水边搭个草棚住了下来。但两年后,丹江口大坝再次动工,他们又一次面临搬迁的问题。
提到南水北调工程,大家都以为是近几年的事,其实不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北方虽不像这样缺水到了焦渴的地步,但面对日益干旱的局面,忧心忡忡的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把目光盯向了丹江、汉水。因为从这里调水救济北方,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然而就丹江口水库的修建目的来说,淅川基本是受淹而不受益。即便如此,淅川人民还是无偿出动数万民工战斗在大坝建设第一线,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陶岔渠首等引丹工程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南水北调淅川大移民是河南淅川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洪连的摄影作品《淅川大移民:2009—2011》中选出的100多幅照片。2012年5月,王洪连先生获得“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全国摄影大展十佳摄影师奖。 他说:“我在当时很多情况下或状态下,只知道面对着我的父老乡亲,不停地拍摄和记录,很少考虑能出一本画册或者有什么其他目的,只想着不能让这一历史时刻在我的镜头下溜走,我要将它留下来,留下这历史中最令我魂牵梦绕的一个片段。”而今,通过这些照片,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移民生活的真实情况。
一湖清泉可作证,千古难忘移民情。希望迁往各地的移民们的生活能够越来越红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8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