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地不熟,应当如何完成调研任务?”初次踏足太宁村,“友你真好”调研团的队员们犯了难。
为队员们排忧解难的,是太宁村热心的村民们。调研团人走到哪,和风便刮到哪。
7月23日,沿着汀江顺流而下,“友你真好”调研团来到曾位于苏区的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进行调研前的踩点工作。由于位置偏僻,队员们一时迷失了方向,“走那条小路下,”站在家门口的邓老爷子探出身子向队员们说,“前面有义训堂。”
来到义训堂,令队员们惊愕的是,此刻的义训堂并非网络上所见的模样,而是蒙上了白布,里面的展示牌也盖上了木板。一位老伯迎了上来,他双眼通红,询问队员们来意,得悉后,他告诉队员们,义训堂既是早期大埔县委机关旧址,也是农运先驱饶龙光、饶炳寰等人的祖屋,而自己母亲是饶炳寰老先生的女儿,从小在义训堂长大,日前去世,老人家生前放不下这段历史,因此他们回来义训堂办丧事。得知此事,队员们都为冲撞了丧礼而连连道歉,正当队员们转身要走的时候,老伯叫住队员,让族人把白布和木板都撤掉,并不顾队员们的阻拦,亲自动手扯去白布,“没关系,年轻人想要了解是好事,”他带着哭腔安抚大家,“还没开始,没事没事。”
白布被扯去,木板被撤下,义训堂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队员们心情沉重地看着这革命旧址里的种种,一旁站着的饶女士上前主动为队员们讲解义训堂历史。从她的口中得悉,在革命烈士饶龙光的带动下,饶氏一族都参加了革命,他们把祖屋义训堂作为革命的根据地。在讲解过程中,饶女士几度哽咽。讲解结束后,饶女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说:“我们的先辈为革命奉献了一切,我们希望大家记住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这样他们才能留下点什么,直到现在,我们家族的年轻人都还经常自发到各个地方调研,挖掘他们的革命事迹,找寻他们的革命遗物。”
走出义训堂,又有村民指引队员来到下一个调研地址——李屋世兴堂。扑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院内杂草丛生,房梁东歪西倒,残砖破瓦散落一地。李先生闻讯前来,据介绍,李屋世兴堂原本是他们家族的祖屋,在革命年代用作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李先生领着队员走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每个房间、每件物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提到李屋世兴堂面积太大,修缮成本高,因此政府尚未修缮时,李先生叹了一口气:“这房子可能撑不了几年了,前几年房梁还没倒,现在连门梁都倒了。我们也理解政府的困难,所以希望社会各界可以关注一下,保护革命遗产是大家的事情。”
从革命年代举村支援三河坝战役,保存革命火种,到今天村民一路和风相送,热情支持青年调研,太宁村人民这颗挚诚的心从未变过。
这颗挚诚的心背后,是大埔人民的淳朴,是流淌在他们骨肉中的红色血脉,更是他们对传承红色文化的殷切期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