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启仰宣传组2021年7月25日电
通讯员:范梦玲 刘智敏
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那柳村的古井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为了探索那柳村的古井以及传承和弘扬那柳村的文明乡风,“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对那柳村的古井进行实地考察。
南边巷古井
据了解,南边巷古井是由韦姓先祖保衡公率领家人在当时的南边挖掘而成的。韦姓先祖保衡公,祖籍是福建省福州府莆田县,曾在到海南登迈任知县。南宋庆元年间,被贬回乡途经那柳村,看到那柳村山清水秀,三面靠山,面朝大海,水泽清凉,喜欢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决定在此地定居下来。定居后,首要解决的是饮水问题。他决心挖掘一口饮水井。于是沿着河道水泽,寻找泉眼。行至水边绿草密处,感觉脚下水脉荡漾,汩汩而冒。弯腰并掌,捧起一捧,张口一饮而尽,舒畅之感淋漓,沁透心脾。他马上折柳枝留下记号。
第二天,保衡公率领家人,举锄担镐,努力挖掘成一口井,还把折柳种在井旁的低洼处,后来形成村前塘景观。当时,根据地形,此井处于南边,保衡公家人在此定居,遂称南边巷井,距今约900年。清澈甘甜的井水,养育了代代韦氏俊彦。“天下第一富”的韦士英,就是喝着此井水长大的。
中巷古井
南宋庆元年间,韦姓先祖保衡公,创建了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美丽宜居的那柳村。代代韦氏俊彦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围绕南边巷拓宽而居。保衡公弘扬勤劳的好家风,所以勤劳的十世裔孙韦文亨公,率众家人顺地势在中间位置挖掘一口饮水井,方便饮水。后称中巷井,距今约700年。
韦洪文,男,1955年8月出生,是目前掌握蛤蒌粽传统制作技艺最全面、最熟练的代表性第七代传承人。他自小吃着用中巷井水煎煮成的蛤蒌粽长大,在那柳村跟随长辈学习厨艺,传承、弘扬和传播传统的制粽技艺。他制作的传统蛤蒌粽2015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后巷古井
韦保衡公后十几世,那柳村人丁发展迅速,人员分散而居,逐渐搬到后片高坡地。至十六世,三房创始祖韦嘉修公,为子孙饮水方便,带领家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硬生生在高坡地上挖出一口深10多米的水井,供应在此带生活的村人饮用,后巷井距今约600年。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韦嘉修公后人用方块石头砌水井的内墙,方便人们踩着石头缝,下井捞起打水掉落在井里的水桶,并用石头围成井栏。同时用大石头雕成2个大石盆蓄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常常打水把大石盆蓄满,供牲畜饮水,供年老村民洗番薯,供小村姑洗衣物。随着时光的飞逝,现在大石盆依旧存在,只是其中一个石盆缺了个口,因此只供后人欣赏。
2021年,那柳村的村民对三个古井重新进行了修缮。古井泉量稳定,泉水清澈,清凉甘甜,现在仍供村民使用。古井的由来和发展故事,成为一道那柳村人弘扬文明乡风的景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0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