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大学生三下乡:寻访革命党员 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作者:王雅静

7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前往普陀天颐老人之家开展了“传承革命精神”主题采访活动,通过与老党员的交谈,了解他们与党的故事。

一身戎装 一生奉献

实践团队员们一看到徐华堂爷爷,就被他身上佩带的三枚奖章吸引了注意,不禁好奇地问:“爷爷,这三枚奖章分别是什么啊?”听到这个问题,徐华堂爷爷的眼神亮了起来,一边小心翼翼地抚摸,一边说:“这枚是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枚是党龄逾50年纪念章,这枚是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的纪念章军功章。”“爷爷真伟大,一定奉献了许多,一定为人民付出了许多。”队员陈佳瑶听了徐华堂爷爷的话不仅如此感叹。纪念章见证了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卓绝、创业维艰的峥嵘岁月,彰显了老一辈共产党员顽强奋斗、坚韧前行的精神品质。

一枚小小的纪念章,见证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岁月。徐华堂今年89岁,至今已有68年党龄,他将他的大半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徐老爷爷虽已是耄耋之年,面孔满是岁月的沧桑痕迹,但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说起自己当年入党的事迹眼里都闪着光。当徐老爷爷被问到自己的入党初心时,他笑着说:“年轻的时候我就想着要加强自己的思想建设,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一心一意想着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努力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听完徐爷爷的话,实践团队员们都被他的初心打动了,对爷爷投以敬佩的目光以及崇高的敬意。

一心入党,一生为党。队员祝佳丽与徐爷爷亲切交谈之后,队员们知道徐爷爷陪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一起经历了许多考验。从18岁应征入伍开始,徐华堂爷爷就一直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他先是被分配到舟山市195团步兵师长服役,再被派送到四川重庆通信学校学习通信知识,又跟随195团参加定海盐昌113医院军事防空洞建设,负伤后担任部队辅导员,退伍后积极参加地方民兵宣教工作。穿上一身戎装,便一生都在奉献自己。

徐爷爷和实践团队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奖状、喜报和纪念章,并提出了自己对青年一代的期望“我希望年轻人努力学习,把党的事业扛下去,展现出时代的力量!”队长周颖动容说道:“我们也一定不负爷爷的期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

图为实践团采访老爷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戴诗婕 摄

心怀感恩 一心入党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林奶奶一句话就吸引了采访员殷鸽的注意,林奶奶解释道:“我这一生都在受到国家的帮助,靠着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我才成功读了书,因为体弱多病,我的工作也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帮助多次调动,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救了我的命!”队员殷鸽也觉得很有道理,问道:“您入党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吗?”林奶奶肯定地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才有了我林素琴,所以我决心要入党,我也很荣幸在1985年光荣入党了。”林奶奶表示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成为一名党员,可以更多得为国家做出贡献。听完林奶奶的入党初心后,队员鞠珊珊感慨道:“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林奶奶入党后一直任劳任怨地工作,每年多次下乡、下海岛支援工作,希望将自己收到的爱心再传递给别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是林素琴奶奶见到实践团成员后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和奶奶的交流中,实践团队员们了解到,林奶奶的读书之路是十分坎坷的,她小学大约就读了三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至1950年下半年才进入沈家门第一小学就读五年级,后来是靠人民助学金减免费才读完了初中。所以没上大学一直是林奶奶的一个遗憾,她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相信知识的力量。实践团成员们都听得很认真,从这位奶奶身上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大家频频点头。

林奶奶拿出了她当时的毕业照以及后来再拍的集体合照。队员殷鸽看了后不禁感慨:“从这两张照片中我真的看出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真的好有意义。奶奶真的是一个很有风骨的人,很温暖的人。我们要学习她的精神,努力学习,心怀感恩,努力为社会做实事。”

团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老奶奶 戴诗婕 摄

学习榜样 接棒未来

采访结束后,当实践团成员走到老人之家门口时听到一声“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你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他们回过头来就看见林奶奶的身影出现在了窗口,她不停地朝实践团成员挥着手。实践团成员们也跟林奶奶挥手告别,并大声的回应林奶奶:“奶奶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的!”实践团队员们带着林奶奶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走出了她的视线,迈着愈加坚定的步伐,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回到学校,实践团成员对这次采访活动进行探讨和总结。有队员说,徐华堂爷爷有着不畏牺牲的精神,他身上那股强烈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非常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有队员说,林素琴奶奶真的有一种读书人的风骨,她因为受到共产党的培养决心要入党为人民服务,真的很令人感动。“我们采访了很多优秀的革命党员,虽然他们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甘于奉献的红色精神。他们就像一面旗帜,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希望通过寻访榜样人物,能让革命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更多的青年人能树立自己的志向,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实践团队长刘润哲如此表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9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的总结!
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在上午6点实践队员们分为两队,分别前往两个不同的地方完成各自的任务,前往龙兴村的千亩荷塘景区和龙兴古寺进行素材收集的工作。将千亩荷塘和龙兴古寺作为宣传龙兴村视频的重点取景地…
浙江学子三下乡:访烈士陵园,悟革命精神
7月14日,为踏访烈士的英勇足迹,缅怀前辈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英雄的革命激情,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舟山革命烈士陵园…
传承红色精神,发扬中华美德
传承红色精神,发扬中华美德2021年7月16日至7月31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0级化学师范班学生均积极参与校团委开展的“淮北师范大学2021年暑期‘一助一’社会实践活动”,以公益的方式走进社区,服务…
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龙兴村的这样发展非常的符合党的乡村振兴工作,让乡村依托这当地的特色景观与环境,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实在在的让当地的老百姓收获到了巨大的好处。在实践活动中,…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子走进景德镇,探访陶瓷追梦者
2021年7月10日,为深入学习景德镇陶瓷发展史,探索景德镇在现代潮流与传统抨击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八名学生组成的文法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市集,采访当地一位陶瓷工作室创办人周越。1…
党史教育进社区,红色课堂育新人
讲百年党史,传红色精神。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拉近党史与青少年距离。7月16日上午,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实践宣讲团在西管庙社区进行了一场有关红色革命的宣…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探寻景德镇:老瓷厂?新气象!
7月10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景德镇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前往雕塑瓷厂的乐天市集开展陶瓷产业相关调研。通过发放问卷、随机访谈、深入观察等方法……实践团在老瓷厂中探寻什么是新市集,最好能有个简明…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今天又是社会实践进行充实的一天,经过昨天的安排,我们今天的实验操作就很明确了,还是和往常一样,早上从宿舍出发赶往食堂吃饭,每次都在食堂阿姨快要下班的时候感到食堂,今早可是胃口大开啊,吃了三个鸡…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脚踏实地向未来
来到安徽微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有一周了,这一周里我个人认为收获还是挺大的,当时在选择这个团队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犹豫的,也是想先完成学校要求的三下乡的活动,具体能收获到什么也确实没想过,甚至只想…
归乡体悟变化,守住振兴之魂
乡风文明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