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古人经过长达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才有了如今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时至今日,他们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剪纸,幸运的是,他们被一些有识之士传承保护,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探究当今时代剪纸传承保护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宝藏守护者”社会实践队专门联系了剪纸非遗传承人-辛崇花女士,并于7月16日当天历经四小时前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文化街经行探访。除此之外,7月21日开始,社会实践队员在滨州、东营、泰安等地陆续展开社会调研与宣传。
辛崇花女士是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剪纸方面的造诣非常之高,自身也是获得过许多奖项和荣誉。在日照市莒县文街辛崇花剪纸传习所,辛崇花女士向“宝藏守护者”小队队员讲解了传统剪纸艺术。其中有剪纸的技巧——折叠,阴、阳刻,刺孔;刀法分类——锯齿刀法、月牙刀法,除此之外还有剪纸所用的各类工具、剪纸的四个大致步骤以及传统剪纸的分类等等,让“宝藏守护者”小队队员得以充分感受剪纸的魅力所在,体悟到了剪纸文化的一些皮毛。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小队队员也有幸动手跟辛崇花老师学习了一些简单剪纸技。辛崇花老师手把手教小队队员了一些最简单的入门剪纸的剪法,向小队队员展示了葫芦与灯笼的剪纸方法。虽然只是入门,也足以让小队队员感受到剪纸的不易,也让小队队员们更加崇拜老师剪纸时的沉稳——剪圆即圆,收放有度,更是体现了剪纸创作过程中的不易。在辛崇花老师的工作室中许多她的优秀作品随处可见,小队队员们也有幸了解到了一些剪纸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其丰富的寓意以及从零创作的艰辛。进入室内,满屋子都是剪纸,四处贴着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桌子上堆放着各种和剪纸有关的材料及工具。辛崇花女士如数家珍的拿出一卷厚厚的剪纸画,从走廊一头铺展开来,延伸到走廊深处,从辛崇花老师那里了解到,这就是她历时一年的时间剪刻出的清明上河图,这卷剪纸长14米,宽0.8米,剪刻了814个形态各异的人物,170棵不同形态的树木,73头栩栩如生的牲畜,刻画的房屋与小桥流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采访,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县委统战部机关干部辛崇花每天深受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感动。她同时作为“同心莒州”志愿服务队的一名成员和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潜心创作,为英雄剪像,歌颂为人民无私付出的一线人员。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她倾尽己能,一边工作,一边教学,将工资花费到传习所的日常开销与维持上。她谈到“我自己剪纸的传承呢,一般就是公益性的免费传承,是自己的免费的一些培训课程,也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做一些商业性的,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想法是我免费教给他们,希望他们学了也可以免费教给其他人”。以一己之力,为剪纸的传承事业不断付出,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7月21日始,实践队员陆续在滨州、东营、泰安等地对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展开走访调查。据调查显示,剪纸多数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至于大部分民众对剪纸文化了解甚微。在问卷中,有民众指出,传承就得首先确保传承人的收入来源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将传统文化商业化这一模式在大众中获得极大认可,成为传承的可行办法。其中可以通过发展周边产业并与淘宝等网站结合、发展文创旅游结合的沉浸式游玩模式以及开设特色文化节目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获得资助等方式将现代化元素融入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在掌握民众对剪纸等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之后,实践队员于所在地纷纷通过宣讲以及发放亲自制作的剪纸小物品等方式进行宣传。民众十分积极热情,围绕着去倾听实践队员的描述。通过宣传,实践队员发现民众对剪纸等艺术有着由衷的热爱。然而为何对其了解不足,究其原因是地方主要将发展的方向指向物质建设从而对剪纸等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地方应该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注重和支持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坚持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的生命力,焕发生机与光彩。
传承剪纸文化,感受非遗精粹。“宝藏守护者”小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探访对于传承剪纸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剪纸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大体现形式,未来定会得以延续,至此,本阶段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6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