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报韶关8月6日日电(通讯员 林挺)
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广东海洋大学“战火书生”实践队于7月19日至25日前往韶关市坪石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以寻找“华南教育历史根脉,追忆抗日烽火岁月”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抗日战争背景下国立中山大学位于坪石镇的办学旧址,探寻战火下中大师生带领当地村民学术抗战、知识报国的烽火岁月。
步入老街,初识战火书声岁月
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北迁至坪石,其校本部设立于坪石老街,其他各学院沿着武江驻扎在两岸的村落中。在如今的坪石老街,保存仅有广同会馆即校本部研究院旧址和定友图书馆即校本部图书馆旧址。实践队员们通过对旧址建筑的实地考察和对图书馆内资料文献的翻看查阅,大致了解了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为躲避抗日的战火纷飞,北迁至此办学的历史经过。通过对旧址周边居民的采访和知情人士的透露,队员们得知,在中山大学校本部于坪石老街驻扎时,老街呈现出一幅空前热闹繁华的景象:师生们的读书声贯穿着整个老街,不断通过学术研究和传播知识激起群众抗日救亡的斗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队员们总结认识到,国立中山大学的到来,让坪石这个粤北小镇在抗日战线的后方掀起了一股学术抗战、知识报国的爱国主义热潮。
图为团队成员于坪石老街考察调研石板路遗迹。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曾丹丹 摄
烽火课堂,缅怀先师
在实践期间,队员们参与了“缅怀先师,传承红色基因·合作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华南研学基地(坪石)中师剧场启动活动。”在活动中队员们认真倾听梁恺之老师以“抗战时期‘坪石先生’们的有关故事与杰出贡献”为核心的主题讲座。在讲座中实践队员们认真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老师以古今对比、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等的演讲方法,将队员们带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生动的演讲让实践队员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的老师们为发扬学术抗战、知识报国而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为人先的伟大历史事迹。
在讲座结束后,梁老师积极回应队员们的采访,在问及坪石镇的这段华南教育历史与同一时期的红色抗战历史,二者是否是有机的统一或者有密切的联系时,梁老师回答道:“我认为在这样的一个战时背景下为了保存教育火种而进行的搬迁和避难,它本身就是一个红色的历史进程。中大的老师们在此带领着学生在抗日战线的后方做学术研究,弘扬学术抗战、知识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的敢为人先和鞠躬尽瘁,正是抗日战火中的一段红色佳话。”
笔耕不辍的“坪石先生”们为保存教育火种在烽火中逆行,正是当代中国以知识救国救亡的一段历史缩影。先生们在三尺杏坛上传道授业,在武江河畔留下了思想的光芒和中华民族的新生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对梁恺之老师进行采访。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曾丹丹 摄
行觅古村落,唤起烽火记忆
团队在实践期间还分别深入国立中山大学于三星坪村工学院旧址、塘口村理学院旧址、武阳司村法学院旧址和管埠村师范学院旧址进行参观学习、调研和采访活动。在村委工作人员和村民的指引下队员们前往各个村中寻觅各学院的办学建筑旧址和文物古迹,在依然健在的历史见证者的口述回忆和从老一辈处口口相传得知过往故事的年轻人的热情讲述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历史故事。
在三星坪村工学院旧址,队员们采访到一位95岁高龄的历史亲历者——李林凤老奶奶。奶奶回忆道:“中大的师生们当年来到这里,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和先进思想理念。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抗战只能用枪用炮去和侵略者打斗,但是中大的师生来到这里后,看到他们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努力的学习奋斗,不断地教会我们知识,宣扬救国的精神,我才明白原来用知识也是可以和侵略者们做斗争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李林凤老奶奶并与其进行亲切交谈。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曾丹丹 摄
队员们还寻访到一位出生于这个历史时期的秦选英老奶奶,据了解,秦奶奶的父亲是中山大学的一名校医,在1945年日军包围坪石中山大学撤退之际,她的父亲将她留下寄养在当地村民的家中。面对队员们的采访秦奶奶说道:“对于中山大学在此办学的事情那时候我太小就记不得了,但是在中山大学撤走之后的事我记得比较清。在中大撤走过后日军侵入到了村庄,我们都是平民百姓没有枪,但是我们就用之前中山大学师生们教会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用文化同日本兵做斗争!”
队员们发现,在与这些历史见证者的采访交谈过程中,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了中大师生们在当时背景下用笔杆子、用文化的力量对抗侵略者的事迹,并且嘱咐队员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化知识为战斗的武器,用知识去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
图为团队成员于中山大学办学旧址遗迹进行考察调研。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陈子希 供图
华南教育历史作为知识抗战历史中的重要一篇,承载着战火烽烟中坚守办学、学术抗战和知识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战斗不只有枪杆子的战斗,更有笔杆子的战斗。武斗是一种斗,文斗也是一种斗,不斗更是一种斗。国立中山大学为了保存实力、保护知识分子而进行的迁移无疑是为了抗战所作出的不同于前线战斗的一种斗争方式,在战线后方进行学术研究,利用学术抗战、运用知识报国,对日后新中国的建立和往后的建设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
沿着古道追寻红色足迹,回顾历史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是当代青年神圣的历史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5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