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党团教育中心“重温红色党史,讲述非遗故事,爱心支教帮扶”暑期社会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党团教育中心 作者:孙欣雨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党团教育中心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团委的号召,聚焦乡村振兴,讲好党史故事,发挥艺术学院专业优势,将学习的党史和非遗文化与深入山村支教相结合,于7月10日组织开展了以“重温红色党史,讲述非遗故事,爱心支教帮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重温党史,砥砺前行”

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陕西,党的历史是一部国家的发展史,对于学习党史知识的步伐决不能停歇。

学习期间,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西安事变杨虎城纪念馆,通过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大家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见证了革命沧桑岁月的每一张珍贵图片,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感人的革命故事,重温了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对西安事变的背景、开展、成果、意义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直观体会到先辈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队员们还赴西安市新城区广场社区党支部参加党史培训活动,同党员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并与老党员们进行深刻交流。“我尊敬党,热爱党,心里头有党,我是亲身体会到,没有党就救不了我们这些穷人。”张奶奶深情说道。聆听了老中青三代党员的切身故事,实践队员们被深深打动,在这些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优秀党员身上,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经过协商,双方就签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达成共识,并于广场社区门前悬挂铜牌。

组织上的入党并不是真正的入党,思想上的入党才是真正的入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应自觉学习党史文化。

“探访非遗,传承经典”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文化历久弥新,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实践队员们来到西安市碑林文化馆在孙老师的介绍下进行参观学习,做工精湛的西安剪纸、色彩绚丽的碑林布糊画、栩栩如生的关中葫芦、历史悠久的西安鼓乐及价值极高的马明仁膏药等,在欣赏巧夺天工的传统工艺、体验独具韵味的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之多彩、碑林非遗之魅力。队员们还拜访了周至皮影传承人葛中心老师,在葛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下,体验皮影技艺的精巧;在周至剪纸传承人——路晓春老师的带领下了解独特的剪纸技艺,并在路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剪纸作品,经过协商,双方就签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达成共识,并于门前悬挂铜牌。

老艺术,需要更多推广和呵护,而不是任其淹没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队员们在对非遗不断了解的过程中,不仅观赏感叹于传统技艺的精细与巧妙,更体会到了对传统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深入支教,放飞梦想”

“花儿虽不能选择生长的地方,但它可以选择美丽,我们唯有把握好现在,用行动去期盼属于我们的未来。”实践队员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化旦尖措孤儿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支教期间,实践队员们为孩子们讲解了红色党史,介绍了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帮助孩子们共同完成了党史建筑的绘制;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讲解与动手实践的形式,为孩子们生动的介绍了周至剪纸与周至皮影等非遗文化,动手体验剪纸的魅力,感受剪纸艺术的韵味。在实践队员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实践队员们依据自己的专业特色,与孩子们共同完成了墙绘活动,孩子们用充满创造了和想象力的画笔,描绘出了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课程结束后,实践队员们把提前准备的礼物送给了大家,孩子们也表示了对实践队员们的感谢。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共同来到扎西尖参山,参加藏族特色节日,队员们从独特的节日庆典中领略藏族文化的魅力,并对藏族孩子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促进了汉藏两族文化的交融,加强民族团结。经过协商,双方就签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达成共识,并于学校悬挂铜牌。

此次支教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美化了校园环境,得到了老师与孩子们的一致赞同。愿孩子们像一颗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乡村振兴,筑梦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践队员在校长的联系下带着物资来到拉姆和冬知的家里,给孩子们送来关心与关爱,切身了解其家庭状况,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实践队员们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化旦尖措孤儿学校沟通交流,组织策划“爱心推广,筑梦未来”活动,为当地手工采挖制作的冬虫夏草扩大销售渠道,为学校的发展献出薄力。

从身旁孩子们纯真清澈的眼神中,没有看到对艰辛生活的抱怨,而是充满了坚韧与希望,脱贫攻坚绝不是乡村改革的终点,温暖的活动仍在继续,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通过这两周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至此,2021年党团教育中心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暑假三下乡:“莓”好陈疃时光,“莓”美乡村与共
作为中国北方优质蓝莓种植基地,陈疃镇致力于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近些年来,陈疃镇以其蓝莓产业而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成为远近闻名的蓝莓小镇。而推进乡村振兴,举全党全社会…
安徽学子三下乡:庆建党百年,忆红色初心
为贯彻落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建党100周年红色专项文艺汇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赴松阳调研活动开展中活动组图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赴丽水松阳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小松鼠”们为将建党100周年红色专项文艺汇演进行一系列彩排。将爱国深入小朋友们的内心,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于2021年7月15日在松阳县古市小学开展建党100周年…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寻访老党员,追忆来时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征程中,广大老党员面对生死考验从不动摇、面对风雨来袭毫不畏惧、面对急难险重决不退缩,在与党同心同行中彰显了党…
“萤火之光”常州分队暑期实践活动顺利展开
“萤火之光”常州分队暑期实践活动顺利展开为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为了帮助让他们在暑假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萤火之光”常州分队于2021年7月19日在江苏…
曲院学子三下乡:身临茶市察市情,深入茶村访民意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日照是江北最大的绿茶产业区,日照绿茶是日照市最…
南京师范大学三下乡:“萤火之光”常州分队暑期实践活动顺利展开
南京师范大学三下乡:“萤火之光”常州分队暑期实践活动顺利展开为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为了帮助让他们在暑假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萤火之光”常州分队…
振兴传统文化青年去行动,引领文化传承全民来参与
日照素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东夷文化是指东夷人所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也是日照市文化的重要起源。而近年来过于追求城市化的进程,文化层面推进没有适应…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走进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开展实践调研
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
乡村变花园,生活倍幸福——记录社会实践的一天
乡村变花园,生活倍幸福——记录社会实践的一天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