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识骗防骗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普法防诈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1年7月12日深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静安社区开展普法防诈骗集中宣传活动。
本次防诈知识宣传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在前期,为了更好地向社区居民宣传防诈骗相关知识,实践队员通过学习并收集相关防诈骗知识,并整理成段,排版在宣传单上,同时还制作了关于电信诈骗的问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践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来到静安社区大门、社区健身处以及社区各休闲场所进行普法防诈骗宣传,发放防诈骗宣传单,并对社区居民进行一对一的普法防诈骗知识讲解。宣传防诈骗知识的同时,实践队员还让社区居民填写了防诈知识问卷,收集问卷信息,获取社区居民对电信诈骗的了解程度以及自身防诈骗意识的情况。此外,实践队员与社区居民深入交流了防诈骗相关知识,社区居民表示,目前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法多样且猖獗,进行防诈骗宣传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防诈知识宣传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提醒社区居民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并向社区居民分享了以下识骗防骗小短句:
陌生来电需警惕,核实清楚莫着急。
个人信息不外传,陌生电话不轻信。
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怕不上当。
畅游网络要小心,诈骗手段在更新。
境外人士要谨慎,让收快递把你坑。
遇事不慌利不贪,网络电信诈骗难。
传递网络正能量,个人眼睛要擦亮。
社区居民表示,识骗防骗小短句朗朗上口,很好记忆,非常有助于广大社区居民牢记识骗防骗小知识。并让广大社区居民都能更好的预防电信诈骗。
图为实践队员一对一讲解防诈骗知识活动后期,实践队员在社区会议室首先开展了普法防诈骗典型案例分析,实践队员分别分析了冒充公检法“安全账户”诈骗、冒充公司老板要求转账、冒充客服人员诱导点击链接、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虚假连接、诈骗分子发送兼职刷单等短信、诈骗分子假扮“白富美”“高富帅”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诱骗六种经典诈骗案例,实践队员深入浅出的对案例进行讲解,社区居民更加清楚了诈骗分子的惯用诈骗手段,让社区居民提高警惕,防止掉进诈骗分子的圈套。随后实践队员通过六个不同类型的经典情景剧再现了诈骗分子的作案过程,在表演情景剧过程中实践队员还穿插了相应的防诈骗知识讲解,并采用现场提问的方式使活动现场社区居民参与到情景剧中,社区居民也非常积极的回答问题,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最后,实践队员进行了防诈骗知识宣讲并推广“国家反诈中心”手机APP,提醒广大社区居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注意防范诈骗分子可能利用电话、网络等诱骗群众进行微信转账或者银行卡转账;并告知社区居民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手机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相关信息,引导社区居民辩识骗局,提高社区居民识骗防骗意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大人民群众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防止受骗。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涉及到钱财,就要万分谨慎,多加小心。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万骗不离其宗,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防诈骗知识宣讲及推广“国家反诈中心”手机APP
图为实践队员在静安社区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