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西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聆听党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柏鸷

8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寻访红色足迹”社会实践营队前往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第三展馆内,营员谢雨璐向我们介绍到其外曾祖父罗冬祥在当时参加党团培训留下的手抄《共产主义者须知》。

“为团体努力,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到反动荆棘中去,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上面是这样写到的。

讲解员介绍到:1928年七八月间,因井冈山斗争当时正处于“八月失败”期间,党内部分同志因暂时的挫折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为尽快改变当时局面,湘赣边特委在茅坪和茨坪等地都举办了党团培训班。罗冬祥也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学习期间,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印发了一份文件《共产主义者须知》,其中对“民主集中”是这样写的:“铁的团体,钢的纪律,命令绝对服从,全体大会为最高机关”。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罗冬祥将《共产主义者须知》的部分内容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通过特委培养教育后,更加坚定了学员们革命斗争的信念和决心,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之后我们前往罗冬祥后代罗锦清住址,并进一步了解到老红军罗冬祥同志的事迹。

罗冬祥同志革命的一生可以这样概括:一是尽微薄之力助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安排住所,协助后续部队及党政机关做好驻扎工作;二是为珍贵笔记铸灵魂,参加党团培训班,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并在解放后第一时间送到井冈山特别区政府,后捐献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三是投身革命担重任,党团培训班结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管理机要文秘、机关事务、党员登记、土地分配等工作,积极投身事业不畏险、不畏难;四是坚强不屈为革命,为保护红色文件,其被打断三根肋骨、被夺去结婚礼金,仍不肯交出;五是坚守信仰志不移,井冈山失守后,转入地下活动,其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以耕田、缝衣、教书为掩护,任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坚守信念;六是初心不改传薪火,井冈山解放后,离开土岭老家投身公益事业,甘当供销员为井冈山人民解决民生问题,并在此期间不忘收集革命烈士遗骨,作为最早一批井冈山革命历史义务讲解员,回忆井冈山革命历史,无偿提供革命旧居旧址原始资料,从不主动向国家伸手,无偿照顾革命老人,住院前一小时完成最后一次井冈山精神的宣讲。

“我的父亲的一生是革命一生,是劳苦一生,清清白白的来,踏踏实实的干,干干净净的去,一生只有一个美好的称谓:“井冈山老革命”;他的墓碑是一块普通的石碑,也没有墓志铭,只有四帧条幅: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忠厚传家、薪火相继。”罗锦清同志如是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90多年过去了,井冈山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理想信念的精神高地。井冈山人民更是切身在传承着井冈山精神。

作为老红军罗冬祥的后辈,罗锦清同志仍然在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从事于井冈山历史和井冈山精神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出版多部著作,为建设家乡,传承红色文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悉,每天在井冈山进行参观学习的游客或者学员多达几万人次,而井冈山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全国的游客和学员在传递着井冈山精神。

重温峥嵘岁月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与我们民族复兴的使命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积极加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工作,重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承教育工作,让红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让红色印记薪火相传。

通讯员:谢雨璐 龙乐 曾峥 李家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6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点亮希望之光 助力学生成长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威海)江西赣州支教纪实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自找苦吃”,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7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小树林支教调…… 刘万琛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支教调研团赴江西赣州进行初次支教授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实践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山东大学威海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在7月16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夏潭村进行初…… 刘万琛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体会觉醒之精神,续写青春新华章
【管理学院】觉醒新时代:体会觉醒之精神,续写青春新华章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31日电(通讯员郭怡君)古今多豪杰,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
探寻黄河文化感受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底蕴,深刻学习黄河文化精神,2021年7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探究黄河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郑州黄河博物馆,开展以“探究黄河文化,学习黄河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
滁院学子:歙砚徽韵折光彩,传承非遗文化情
歙砚作为徽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为历代文人所称道。无论是南唐后主李煜所说的“歙砚甲天下”,还是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都彰显着其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但是随着科技的发…
赴淮北市、徐州市重走淮海战役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为深入了解淮海战役,深刻学习淮海战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15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赴淮北市、徐州市重走淮海战役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淮北市双堆烈士墓园、徐州市淮…
【情暖童心 筑梦皖北】安财学子深入阜南县调研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情暖童心筑梦皖北】安财学子深入阜南县调研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实现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在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留守儿童的…
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诗词课堂——诗词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这节诗词课主要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诗词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诗歌中蕴…
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诗词课堂——经典诗词赏析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乘着诗词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欢,品味诗词中命运跌宕酿造出的情感,让古诗词响彻时代云霄,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这节诗词课分别从诗词题眼、典故引用、修辞手法、领悟…
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采访黄安村书记孙光平及驻村大学生杨敏
2021年8月2日上午9时,“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抵达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黄安村组织采访活动。发展红色文化,必须让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在人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黄安村村委书记孙光平的感想。在采访…
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走进黄安村采访党支部书记和青年志愿者
8月2日,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基本建设,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来到淄博市沂源县黄安村,采访了黄安村党支部书记孙广平和青年志愿者杨敏,并在采访结束后进行本次实践的汇总报告会。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出发到达黄安…
“E路先行”赴石桥镇黄安村采访书记与大学生并作总结汇报
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路先行”实践团开始了第10天的行程,实践团来到沂源县石桥镇黄安村,对当地村委书记孙广平进行采访,对在村里优秀青年大学生杨敏学姐进行采访。另外,实践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