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初,随着部分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文件的下发,这个夏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渐渐拉开序幕。5月27日中午12时20分,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于河海大学江宁校区笃学楼208开展,对暑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及要求进行了解释说明。项目选题主要分为红色中国行、志愿中国行和科技中国行三个大类,经由来自19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张吴斯琴、郑恒依和来自20级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亚楠三位同学商议并确定指导老师后,根据老师的选题建议,以志愿中国行之“长江大保护”为核心主题开展后续实践的实践团初现雏形。
长江大保护即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等要求开展实践调研。该团队立足长江库区,通过长江典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分析助力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团队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地学院)教授苏红军老师和助教常孝廉老师作为指导教师,由来自地学院19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张吴斯琴、郑恒依同学,以及来自地学院20级测绘工程专业的邓自礼同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亚楠、王昕怡、莫遥光、段馨妍和黄紫芊同学共八人组成。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长江上、中游流域地生态环境。三峡水库对周围地区气候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庞大的蓄水量改变了库区的地质环境以及水位变化特征。同时,三峡淹没土地、移民开发等因素对库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有降水、气温和土地利用等变化以及伴随而来的自然灾害,因此全面调查资源总量,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状况是三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抑制和缓解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效应。
该项目将基于Landsat卫星长时间序列数据,对三峡库区25年来夏季的典型生态环境要素(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地表温度、不透水层覆盖度)进行遥感提取、反演。针对不同要素建立模型,得出研究时段库区内各生态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时空演化规律,并最终形成专题地图。项目包括三个部分,即:一、Landsat长时间序列数据预处理;二、三峡库区典型生态要素遥感反演;三、三峡库区典型生态环境要素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将依照三步流程进行:一、前期准备:7月12日至16日与指导教师进行线上会议梳理实践流程,对项目进行解读与答疑,获取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软件安装,确定人员工作分配,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二、中期开展:7月16日至29日进行问卷扩散填写并最终收集,负责ENVI软件学习的同学参考教程进行学习,并分别选取卫星图像对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植被指数和不透水层覆盖率四方面进行处理,完成地图的直观展现;三:总结:7月29日至31日完成问卷数据统计,团队成员各自总结自己的前期工作并汇总成果,负责文书工作的同学向实践部提交最终新闻稿。在三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项目已经结束,但对于其中细节的修正完善仍需继续,团队也会利用八月份的时间对地图进行进一步优化处理,汇总文字、图片资料尝试向其他平台投稿。
在实践进行期间,团队成员天南海北,且由于郑州水涝灾害以及南京疫情扩散等原因,团队预期的线下实践并没有完全开展,但已联系相关人员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城市规划局进行参观通过线上方式使成员进一步“实地”了解三峡大坝建成前后,库区地理环境及城市风貌的变化。
通过最终成果可以看出,三峡库区近16年来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且增长较为稳定,由于人类活动及地形地貌影响库区植被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距离沿江地区较远的北部和南部区域,由于维度、海拔和地表覆被情况,库区地表温度整体上表现出西南地区温度高,东北地区温度低的趋势。但是鉴于三峡地区重庆段气候长期处于多云状态,对不透水层要素提取带来较大挑战,成员提取归一化水体指数并对其做MNF转换,做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时,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小组成员只能制成归一化水体指数的专题地图,不透水层要素信息提取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通过问卷后台结果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变化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填写人群中仅5.7%表示经常关注政府下达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策,72%表示偶尔关注,而超过20%的人不关注,落实到具体措施,则有超过半数人群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超过两成人认为库区近年生态环境变化不明显,而近两成人对此不了解。整体来看,有近七成人员对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江水淹没植被耕地及文物古迹、水库诱发地震滑坡、库区局部地区气温变化和影响水陆生物生存环境等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有85%的人员表示愿意参与进生态环境的建设。在所提建议中,表示希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成为主流。
最后,本次实践针对大面积的三峡库区做长时间序列的多参数的综合生态要素分析,突出了研究项目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对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为三峡地区的综合研究分析方向做出了一定价值的探索。在之后的时间中,该实践团队也将继续对参数提取效果不佳的方面进行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