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风来沙旋移,终年不省草生时”,这是唐代诗人李益描写的库布齐沙漠流沙漫漫、毫无生机的情景。但近年来,数条穿沙公路打通、联合国“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建成……库布齐沙漠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离不开当地的政府、企业,也离不开那些怀揣着绿色梦想、一直默默致力于此片沙漠治理工作的人们。
2021年7月24日,浙江大学学生绿之源协会、上海交通大学绿格公益团、华东师范大学萤火虫户外旅行协会以及其它高校的同学从全国各地奔赴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库布齐沙漠基地,开启了为期7天的防风治沙社会实践。
此基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县金沙岭旅游度假区外围,由绿格公益团在2020年建立。绿格公益团创立于201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学倡议发起,每年暑假都抗战在防风治沙的一线。今年其与浙江大学学生绿之源协会、华东师范大学萤火虫户外旅行协会联合,并获得了杭锦旗县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金沙岭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这些合作不仅使治沙成效大有提升,也使防风治沙的事业与理念更深入人心。
第一天出工,迎着朝阳,爬上沙丘,漫漫黄沙中的一抹绿,令人眼前一亮。绿格公益团创始人刘智卓学长介绍道,因当地红柳丰富,故库布齐沙漠形成了与其它防风治沙实践地不同的固沙方式,队员们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制作1m×1m的红柳方格。他从当地的治沙站了解到:红柳方格铺展在沙漠的边缘,固定流沙,能防止沙漠的进一步扩张;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1m×1m的方格和适当的插入深度能最大程度地拦住流沙;不人为种植,而是等待草籽随风而至,生根发芽,则是因为库布齐沙漠受东部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充沛,植物较易生长,且自然界丰富的植物种类能更好地利用不同地层的水资源,远比人为种植单一作物有益得多。
面朝黄沙,背朝天。在实践的这些天里,队员们每天做如下工作:搬运红柳树枝,用铁锹按1m×1m的规格在沙漠中挖出深沟,将红柳枝插入沟内,再将其培土填埋固定。队员们坚持在高温下工作,内蒙气温不高,但太阳直射;为了避免被紫外线晒伤、被工具和树枝划伤,队员们还需全副武装,有时都闷得透不过气来。气候干燥、风沙较大,沙子灌进衣服、眼睛干涩疼痛、嘴角虎口龟裂、毫无征兆地流鼻血都是家常便饭。但队员们都甘之如饴。看着麦草方格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所带来的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正如一位成员所说的,“当打开地图,看到蚂蚁森林从电子屏幕的方寸间走出来时背后的漠漠黄沙,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能做的比日行20000步早起偷能量要多得多。”
在沙漠辛苦劳作之余,大自然所馈赠的世间独有的美景给予了队员们最大的慰藉。早晨,地平线上氤氲着橙黄色,连接到水粉质感的蓝色和远方的山脉,太阳慢慢地从地平线上探出脑袋,逐渐将地面照亮;正午,天空则像一张蓝纸一般,时而会飘进几朵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一样,随风缓缓地浮动着;夜晚,群星璀璨,银河清晰可见,不时有几颗流星划过天空,照亮了沙丘上“跨越山川河流,共赴沙漠之约”的年轻人。能看到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观的人们已经越来越少了。为了祖国少受沙尘暴侵扰,为了还人们以自然的壮阔景色,“直到风沙止步”,这是照亮队员们内心的绿色理念。
在国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时代下,在全民投入“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中,在鄂尔多斯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大环境里,治沙实践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从“朵朵繁花、卷卷书香”的大学校园到“狂风平地起、沙翻大漠黄”的无人沙漠,从“枕典席文、手不释卷”的学子到“行万里路、知中国情”的青年,故事仍在继续,做好治沙事,分享治沙旅,让更多的青年为西北治沙出力。
由于疫情的原因,队员们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原定的长达十四天的治沙之旅。但这个充满绿色回忆的夏天,注定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回忆。
愿下次相见,你我初心依旧,归来满是绿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4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