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日上午,实践团队在天香公园和附近调研实践,采访到了一位来自菏泽市沙土镇的老爷爷,他给成员们讲述了抗战期间菏泽沙土镇的事迹。
沙土镇在解放之前,种植的多种农作物很多都无法存活,经常性的被风沙掩盖,容易干死,幼苗存活概率很小,由此得名。解放之后,政府为土地开发改造大约几顷荒漠,改造成农场。
首先,爷爷跟大家讲述了沙土镇的地理位置,在当时乡镇之间距离不算远,沙土镇位于几个乡镇交界处,西方二十多公里是菏泽城,东方是济宁市,是一片重要的交通枢纽。
由于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日本侵略者首先就要占领该地,随后爷爷用几个水杯摆放出当时的重要地理位置,详细的讲述出了当时日本侵略者的进攻路线及其思路。因为当时正处乱世,土匪横行,百姓们深受其扰,于是在镇子外围建立起围墙,青壮年百姓轮流值班,并用自发的土枪抵御侵害。当侵略者来袭时,百姓以为是土匪来抢劫,于是直接开火,而日本侵略者受到攻击后第一时间以为是和八路军在交战,于是召集更大兵力加大火力进攻镇子,在镇子东西方架上重火力武器,百姓们抵御不住之后,有人说:“这是日本鬼子!他们的枪炮这么高级,肯定是日本鬼子!大家快逃命吧!”顿时,人心四散,百姓争先撤离逃命,而更多的人都没来得及跑掉,就被赶来的日军俘获。
日军在进镇之后,屠杀肆无忌惮。卖油条的百姓被日军怀疑是八路军的伙夫,随手枪毙在路边;残疾人被认为是八路军残军,被几名日军用刀刺死;青壮年的百姓被怀疑是八路军,于是日本侵略者在占领的德国天主教堂中把他们一个接一个用刺刀刺死;而在那时有个叫牛广进的习武之人眼看要被屠杀,他没有任人宰割,趁看守者不注意,一个闪身串到大门口,由于当时风俗习惯是门最宽就是大约一米一宽,他在这种及其窄小的情况下,和看守大门的两名日军近身搏斗,躲掉那两名日军的攻击后自身毫发无损,随即向附近大约五十米远的方圆几亩地的藕池跑去,日军紧随其后开枪,而他一个猛子扎进藕池里,由于藕叶茂密视线受损(和芦苇荡类似),日军放了几枪后只能无功而返,这名百姓得以逃脱。老爷爷还说自己在19岁,五十多年前人民公社时期还和这位在几十名日军枪口下逃生的传奇一起做过工。
镇子里有一户姓霍的穷苦人家,全家的经济来源是用一头驴拉磨挣来的加工费,这头驴说是他们全家的命根子也不为过。日军发现这头驴之后,想要直接牵走宰掉吃肉,这个百姓以命相搏,那名日军没能胜过他,于是回去求取支援。之后这名百姓寡不敌众,被吊在槐树底下,日军残忍的用刺刀剖开了他的胸膛……再然后,日军在每个空镇子仅留下4个左右的侵略者,其余人全部去侵占别的领土,在碉堡上把吊桥架起,生怕被百姓们抓住。
残暴的日军还在百姓身上试验活体病毒,用青年男子做实验,不幸中的万幸是该病毒试验失败。
由于日军人数较少,控制大量老百姓较难,于是他们威逼利诱,利用当时人民普遍思想素质底下,吃口饭都难的情况,大力发展伪军,使百姓变成统治百姓的工具。
随后我们了解到这位老爷爷在文革前后当过人民教师,文化水平较高,跟我们解释的十分清楚。
最后实践团和老爷爷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2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