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中国到从新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华大地承载了中国人的屈辱和荣耀,奋斗过程中离不开前辈们的浴血奋斗。
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滁州博物馆,瞻仰前辈的事迹,汲取前辈的精神。
埋骨何须桑梓地
吴继光(1897―1937),安徽盱眙县(今属江苏)三界镇(今属安徽明光市)人。青年时代他目睹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遂产生民主革命、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思想。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此时,吴继光任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听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消息,他义愤填膺,立即上书军事当局,请缨上阵。
10月下旬,日军依仗猛烈的炮火给我造成极大的伤亡,乘势占领了大场,从而威胁在闸北、江湾、庙行一线我部队的侧背,我军事当局为保存战斗力,坚持长期抗战,下令各部队撤出上海。在这战局危急的时刻,吴将军受命担任掩护大军转移的艰巨任务。他临危受命,立即率领第一七四旅转移到青浦占领阵地,作好一切战斗准备。11月5日,日军主力再次在杭州湾金山卫、全公亭登陆后,马上兵分两路,从两翼包抄上海,与坚守青浦的我抗日军队发生激战。吴将军临危不惧,亲临前线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双方血战四昼夜,损失惨重。不久,吴将军奉令退守白鹤港继续阻击日军,掩护主力转移,11月9日,日军主力继续逼进,并在陆、空猛烈火力掩护下,架浮桥渡河西进。吴将军为阻止日军渡河,率部全力阻击敌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斗。11日21时以后,在与日军激战中,吴将军亲临战场,督师杀敌,不幸被敌弹击中要害,壮烈殉国。
吴继光为抗日卫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实践了他生前的“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誓言。
敢为人先大包干
小岗村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现在村域面积2.25万亩,农用地面积1.95万亩,有23个村民小组,1040户、4209人。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签订大包干契约,将土地承包到户,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此摆脱了饥饿和贫困。这一创举像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创造了著名的“小岗精神”,那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
大包干是“吃饱饭”的问题倒逼、农民主动探索、党中央英明决策的成果。它催生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村视察,小岗村民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我们对集体土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确权登记颁证,巩固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用活了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成效明显。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7年村集体收入820万元,2018年实现首次集体资产收益分红,人均350元,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再到“人人分红”,分享了集体经济的红利。197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2元,2017年达到18106元。小岗村始终与时代同行,印证了总书记说的“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的深刻道理。
小岗村的改革实践,是一部鲜活的农村改革史。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百姓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生活。实践证明,大改革大发展,小改革小发展,不改革难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对新中国的发展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体会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今天的努力奋斗就是爱国的最好体现,让我们在红色精神闪耀下,共创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