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坚定支教初心
——中国计量大学梭戛支教团家访活动
2021年7月10日,中国计量大学贵州梭戛支教团再度启程,赴贵州省六枝特区陇戛逸夫小学开续写第十五年的坚守,为全校两百余名学生带来了250套校服、400多套文具用品以及各类图书与运动器材,也带来了诚挚的关切与问候。
支教团十五年如一日,为孩子们带来欢乐的课堂与深切的关心。在不安排课程的周末,支教团也不曾停下步伐,三十几位同学分成五组,去到学生家里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些年轻的“老师们”腼腆地进入学生家中,显得有一些拘谨,但很快学生家长的热情就将彼此之间的尴尬消融,每组同学都和家长们交流了很多,其中很多的故事令支教团感动不已。
情系学生,细致聆听
潘飞雪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她却已经承担了家里的很多担子,父母身体不适合劳动,她和哥哥姐姐便早早学会了“自力更生”,近年来核桃生意不好,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辛。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从未放弃过上学。支教团的成员们看到潘飞雪,都会想到《肖申克救赎》中的那句“有些鸟儿是管不住的,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芒”,潘飞雪的梦想是当一名护士,支教团的每一个人都坚信这样一个有着坚毅顽强不惧困难品格的女孩终会成为她自己所想成为的模样。
杨君如、杨依婷是双胞胎姐妹,第一天上课时,就被老师一直弄错名字。她们的家坐落在高山上,前往家访的支教队员在雨中登山也略显吃力,被滂沱大雨淋湿了衣服。君如姐妹家中的条件更加艰苦,只有年迈的爷爷撑起这个家。爷爷告诉队员们,君如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家里还有一个幼小的弟弟。因为家中拮据,一度想让姐妹放弃学习,但君如姐妹对学习的坚持和执着,让父母支持她们安心上学。为了不让父母与爷爷担忧,两姐妹学习都非常努力。
同沐风和光,倾注心与血
初见沙老师时,洒脱不羁、操着一口标准的贵州口音的他让支教团成员误以为他是当地的村民,当得知他是从湖南长沙来梭戛支教的老师时,成员们都震惊不已——一个大城市出身的人在这个穷山沟里待了多久才会变成这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他只是摆摆手说:“我只是喜欢‘玩’罢了。”
一次偶遇不曾想竟成了缘分。第二天沙老师便买了百来斤的西瓜到陇戛逸夫小学来看望支教团成员。他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专业,本可以在北京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却选择了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当他旅行至梭戛,看到当地简陋的教学环境和落后的教育水平时,他选择留了下来,当一名支教老师。“刚来的时候我也像你们一样受不了啊,这里洗澡没有热水,晚上睡觉虫子到处飞,厕所是旱厕,老鼠蟑螂到处爬,不过我现在都能蹲厕所里吃饭了。”他笑着说,“这里的孩子确实可怜,不好好读书,走不出去,永远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一代接一代,梭戛也发展不起来。”“我蛮对不起我父母的,我身边人都在赡养父母了,但我却在这里‘玩’,身边人除了我父母知道我在这里支教外,其他所有人都觉得我这几年在外面玩,觉得我不孝。”说到这里,他的嘴角露出了苦涩的笑。“那你为什么不告诉身边的人你在这里支教呢?”支教团成员追问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在我心中,党和国家比家和自己更重要我们,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情,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那一刻,成员们对这个充满痞气、行为举止大大咧咧的老师肃然起敬。
临走前,沙老师特意去穿了件衬衣,表示送别总是要正式一些,他向成员们说道“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我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接着去‘玩’,我还想去西藏呢。”这个年仅24岁的男人,选择了他所谓‘玩’的方式,在这个山那头还是山的地方,奉献了自己整个的青春芳华。
致敬优秀党员,铭记支教初心
当地村民张怀华先生家里培养了三个大学生,大女儿曾就读沈阳师范大学,现于广州从事设计工作;二女儿1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计划学成后回贵州建设家乡;小儿子也刚大学毕业步入工作。他谈到:“15年前,中国计量大学刚来支教的时候,我的三个孩子就上过你们的课。之后每年暑假,他们最期待的就是你们的支教活动。你们对我孩子的影响很大,是你们激励着他们努力读书考上大学。”
谈话过程中,他拨通了二女儿的电话。在电话中,二女儿提及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与中国计量大学支教团一起相处的愉快经历。她说自己受中国计量大学梭戛支教活动的影响颇深,她也默默传承了这一份精神,在本科期间前往西部支教,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关爱。在通话中,她多次对中国计量大学梭戛支教团表达了感谢。听到这一番话,支教团的成员无不深受触动,也更进一步感悟到支教活动的意义以及自身使命的重要性。
在交流过程中,张先生提出,扶贫首先是要扶“脑袋”,因此教育工作是必不可缺的。而梭戛当地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少陪伴,中国计量大学梭戛支教团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孩子们的缺憾,在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的同时,也为他们开了一扇窗,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和风景。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张先生一直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因此他这十几年来一直努力帮扶当地的贫困学生,为梭戛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样的使命感也让中国计量大学支教团成员深受感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支教团的成员们更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在老党员的带领下,必将传承这一份奉献精神,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周蕙心、陈建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3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