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枣庄学院三下乡|企业家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潇阳

7月1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国情观察实践团一行九人来到济南市长清区,开启调研第一站,深入访谈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村支部书记孙增民。

孙增民最初投资电焊条生意,因经验不足,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总结经验后走上了药品销售这条路。他踏实勤恳的做了十年,并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药铺,后来根据“惠及百姓,好予社会”给改为公司的药铺起名为惠好大药房。在后来几年的时间里,惠好大药房发展了五十余家分店。孙增民已然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了家乡的发展,他回到了家乡。

“我一直想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看到2020年支部书记遴选,我就报名了”怀揣着对家乡的这份热爱之情,孙增民成为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十个月以来,他为群众办实事,创办集体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成为村民口中“别人家的村支书”。

“如果说当总经理带给我的是利润上的收获,那做村支书的这十个月我收获的则是满满的获得感与价值感。”谈到工作转变,孙增民说。新身份、新角色,也给孙增民带来了新的挑战。来到西苏村第二天,孙增民就转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默默做好工作计划。短短几天,党群服务中心添置了空调、饮水机、电脑、打印机,办公场所返潮墙体进行了整修、粉刷,村里重新安装了路灯……把一系列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这些工作以前我在公司基本不用管,现在每天都要在心里想几遍,有时我一遍遍的念叨,家里人都觉得我可笑。”孙增民说。村里的便民服务站前广场坑洼不平,几乎进不来人,得知情况后,他心急如焚,接连两天的时间奔走各有关单位,终于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和街道的通力协作下很快破土动工,不到一周800多平米的广场铺就完成。

西苏村以前属于软弱涣散村,村子情况很差,村委会拖欠村民20余万旧账不还,孙增民就把旧账一一翻出来,为村民结清了20余年的欠款,让村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此外,他还健全村里养老制度,给60岁以上老人发鸡蛋、70岁以上老人养老费,给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老百姓生活条件是改善了,可该怎么带动村民致富呢?”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孙增民深深意识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为此,他先后带领村委到三涧溪村、辛丰村、景庄村参观学习。结合西苏村实际,在党员大会上提出“远近结合,稳步发展”的思路。他还瞄准了互联网+社会背景下,成立了苏禾(济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苏禾农民专业合作社,线上销售本地农产品,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要想产品卖得好,还得提质培优,把好生产第一关。一方面是销售,另一方面是研究与提质。为此,他与高校合作,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实现高校教授为农民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的长期合作路径,让农民也成为种地务农的“专家”,真真切切提高了农民的业务水平。

多年来,孙增民一直坚持扶老济困、爱心助学、帮助弱势群体。每年资助20余户贫困户,长期为环卫工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福利。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为武汉捐款一万元,随后迅速联系防疫物资,先后向文昌街道、崮云湖街道、区慈善总会捐赠酒精、口罩、消毒片等,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从一名普通的医药推销员到创办连锁药房的企业家再到村书记,孙增民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他也用自己奋斗的历程为当代大学生的工作就业树立标杆。孙增民嘱咐我校大学生实践团队,“刚刚走出校门不要好高骛远,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大学生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是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潜力股”,要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年轻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0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长岛拾贝”实践团参观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
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长岛拾贝”实践团,组织进行了参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的活动,本次活动有利于实践团本次的调研目的——了解长岛当地旅游结构本地生态环境和海岛自然风光优势。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
山西师大学子: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为深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17日—25日,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第五期红色记忆寻访实践队152名队员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晋中市左权县、大同市云冈区等51个地区开展了为期9天的暑期“…
“长岛拾贝”实践团参观并清理长岛信号山遗址
7月24日,为了解长岛发展历史,了解长岛各处旅游景点发展现状,生命与医药学院“长岛拾贝”实践团参观长岛南部的信号山及信号山灯塔。信号山及信号山灯塔位于长岛县南长山岛西南方向信号山的山巅北侧。山上立…
枣院学子社会实践展风采,企业家反哺家乡助振兴
7月1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国情观察实践团一行九人来到济南市长清区,开启调研第一站,深入访谈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村支部书记孙增民。孙增民最初投资电焊条生意,因经验不足,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总结…
“余音绕梁,不绝如缕”,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小小孩童读党史,初心启航颂党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圆满收官2021年7月31日,社会实践的最后,各小组成员于线上开展收尾会议,在今天各个小组成员所有故事整理成册,各项实践材料的上交,实践成果得到团队…
欢庆全面脱贫,喜迎全面小康
民生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真正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真正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2020年5月,中国政府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宣布,中国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
枣庄学院暑期“三下乡”
企业家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村支部书记孙增民,在做村书记前,他已是济南惠好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50余家大药房,300余名职工,俨然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不满足…
枣庄学院三下乡:企业家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企业家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村支部书记孙增民,在做村书记前,他已是济南惠好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50余家大药房,300余名职工,俨然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不满足…
牛转乾坤-启航煤都新发展
启航煤都新发展2021年7月17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学互联网+“扭转乾坤”项目带队老师孙老师带领项目多名成员前往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和抚顺煤矿博物馆实地参观,并对当地进行考察。抚顺是一座拥有百余年工业文…
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王子如抵达“山理的孩子”实践团所在地进行线下指导
7月30日,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王子如抵达了实践团所在地进行指导,了解监督山理的孩子实践团线下调研活动开展情况,针对团队的困难及问题给予帮助。指导老师王子如在泰安市茶溪谷与实践团队员会合,一起对实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