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同走传承万里路,共筑乡村振兴梦

来源:闽江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廖乾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精神命脉,坚实大国根基”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为增强新一代青年学子的文化认同感、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对于乡村振兴的引领导向作用,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结合专业特长、立足学院特色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实践队。实践队秉承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主题,结合时代需求与当地文化实际,于2021年7月12日在福州市罗源县中房镇进行为期15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实践活动。

薪火相传承经典

在活动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充分发挥人文学院的专业优势,带领同学们传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程学习,激发调动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期待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自主地深入地去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与剪纸课上,妙趣横生的唱腔、精妙绝伦的工艺都紧紧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手工绘画课里的中国结学习,同学们将“结”绘于纸上、将情寄于“结”里;书法课上不平凡的“点横撇捺”让同学们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奥妙不凡;成语故事与国学经典的学习,巧妙地将前辈留下的智慧与道理,融进了通俗易懂的故事里;闽都文化结合本地饮食服饰等文化,让同学们更加亲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文化;传统节日的教学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习俗,在比赛中掌握知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唐诗宋词的篇目优中选优,让同学们在诵读中体会古人的忠、孝、礼、信,在赏析中感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远溯博索寻发展

在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的同时,实践队员们分小组对中房镇的部分古村落进行以对中房镇当地的乡村文化的探寻与发掘为主题,深入了解中房镇的基本情况,以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的实地走访考察调研活动。

中房镇具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且值得挖掘推广,如大洋村的陈太尉宫,林家村的林家旗杆林、武官厝、文昌阁等。中房镇的村民们对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是非常重视且支持的,根据实践队伍的考察调研结果来看,中房镇的传统文化推广,可以以当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茶叶——七境茶为例,以茶文化为起点向外推广。在茶文化、传统文化传播推广的过程中,营造乡镇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意识,带动乡镇经济发展,以此助力乡村振兴。但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与乡村文化的建设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便是人力资源的不足,这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与乡村文化的建设难以推行。想要改变村镇现状,推动传统文化推广、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村里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新生生命力的注入,需要当代青壮年引起重视,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通语扶智助振兴

推广普通话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之策。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大国,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是构建乡村振兴语言畅通之路的基石。在罗源县中房镇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镇上的孩子大多有普通话个别字音不标准、普通话与方言混杂使用等问题。

实践队员们为此开展了系列推广普通话的教学课,针对问题在活动前期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实践队员通过中国古代传统诗歌的内容教学及朗诵,培养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良好习惯,争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普通话。在课堂上,实践队员一句句地领着孩子们朗读,不断强调并纠正他们的平翘舌音及前后鼻音,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相关知识;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普通话,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实践队员们表示,会将推普活动与中房镇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促进当地教育发展,助力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献上一己之力,为“推普脱贫”工作添砖加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血脉,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标识。一位村民受访时说:“传统的这些老祖宗留的东西很重要,有了这样的节日文化的牵挂,远走的孩子们才会记得回家。”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组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切实践行习主席的教导,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青年力量,为新时代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3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2019.7.25.)今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赴邵阳邵东魏家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报公铺小学开展红色论坛,本次红色论坛的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叶思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社联三下乡队伍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赴泾县:千年“宣纸情” 助力“淘宝镇”
【安徽师范大学7月30日讯】(通讯员:周云楚)“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素来有“纸中之王”的美誉,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所称颂。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在当下“互联网+”…
礼赞建党百年,声音传递希望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七月酷暑蒸腾着来回奔波的汗水,却蒸发不了我们对小朋友的热情,池州学院赴贵池区梅村镇长山村春雨课堂实践团第十天开始了!上午,小老师播放了有关动物的趣味视频,并向小…
青岛农业大学赴临沂小分队:用心支教,共同成长
青岛农业大学赴临沂小分队:用心支教,共同成长绿水青山,鸟鸣啁啾,在7月11日青岛农业大学赴临沂小分队到达了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并于7月12开展支教。化学实验课堂,探寻科学奥秘实践队员王淑婷给…
“走访身边党员,传承入党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龙岩市优秀党员陈梦薇的故事
2021年7月29日,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走访身边党员,传承入党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刁伟斌有幸采访了龙岩市东肖镇田洋社区党建工作干部陈梦薇女士。倾听她的故事,感受身边党员的精神力量。2019年12…
智慧助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通讯员 肖小凤)7月9日,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启银发之堰”团队,奔赴十堰市西沟口幸福里养老院开展三下乡“智慧养老,适老化时代”的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通过…
宣讲“本地味”,理论入人心: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风华 行知宁津”社会实践队
传承红色基因“增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在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地,实践队员们通过了解一个个英勇事迹,凝望一张张英…
二师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筑梦路上我们在行动
3月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云上慧支教”团队就已经开启了长达三个多月的线上支教,辅助湖北省恩施鹤峰县实验小学的12名留守儿童。团队共24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在读本科生,为这群儿童开展了语文、数…
参观宝丰县中原解放纪念馆有感
一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展望祖国发展未来,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宝丰县中原解放纪念馆这一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宝丰县中原解放纪念馆”是宝丰县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据历史…
教科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暑期实践团开展趣味英语课
(通讯员张艳玲向红举谭佳园)7月18日下午,教科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暑期实践团开展第八天的教学课程,在上午开展了激烈的趣味运动会之后,下午由实践团成员张艳玲带领七年级全体同学开展一节妙趣横生的趣味英…
三下乡|‘“二一之夏”队——暖心云支教,筑梦成长路
“二一之夏”实践小分队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号召,推动偏远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广东团中央学校部指导下,继续进行线上支教活动,培…